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0 | 下载24

目的 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LASIK对72例(141只眼)近视眼患者进行治疗.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角膜后表面数据.根据术后第12个月裸眼视力和等效球镜屈光度分2组,Ⅰ组屈光回退组视力<5.0且术后近视等效球镜屈光度>1.00I),计35只眼;Ⅱ组视力正常组视力≥5.0,计106只眼.分析术后裸眼视力与i者多因素关系.结果 术后第12个月裸眼视力4.4~5.1,平均4.97±0.13,以术后第12个月裸眼视力为因变量(Y)与术前近视屈光度(X1)、角膜切削比(X2),术后第12个月角膜后表面最高点Diff值(X3),术后第12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厚度差(X4),术后第12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差(X5)等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同归方程Y=5.09-0.034X1+1.785X2-2.216X3-0.002X4+0.081X5(F=21.474,19<0.01).术后随访角膜厚度有不同程度增加,角膜后表面屈光度降低,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高,屈光回退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8.56、4.68、2.49;均P<0.05),变化尤以术后3个月内明显;正常眼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比较除角膜最薄处厚度有差异外,余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最薄厚度F=7.27

作者:赵春娟;方燕;费安裕;林成平

来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9 年 27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0 | 下载:24
作者:
赵春娟;方燕;费安裕;林成平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9 年 27卷 10期
标签:
近视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回退 多因素分析 myopia in situ keratomileusis refractiv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factors
目的 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LASIK对72例(141只眼)近视眼患者进行治疗.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角膜后表面数据.根据术后第12个月裸眼视力和等效球镜屈光度分2组,Ⅰ组屈光回退组视力<5.0且术后近视等效球镜屈光度>1.00I),计35只眼;Ⅱ组视力正常组视力≥5.0,计106只眼.分析术后裸眼视力与i者多因素关系.结果 术后第12个月裸眼视力4.4~5.1,平均4.97±0.13,以术后第12个月裸眼视力为因变量(Y)与术前近视屈光度(X1)、角膜切削比(X2),术后第12个月角膜后表面最高点Diff值(X3),术后第12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厚度差(X4),术后第12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差(X5)等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同归方程Y=5.09-0.034X1+1.785X2-2.216X3-0.002X4+0.081X5(F=21.474,19<0.01).术后随访角膜厚度有不同程度增加,角膜后表面屈光度降低,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高,屈光回退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8.56、4.68、2.49;均P<0.05),变化尤以术后3个月内明显;正常眼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比较除角膜最薄处厚度有差异外,余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最薄厚度F=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