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62

目的 通过两种不同方式诱导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比较两种诱导方式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亲本细胞,采用低浓度持续递增法和高浓度冲击递增法分别诱导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1和MCF-7/ADM2;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DM对MCF-7、MCF-7/ADM1和MCF-7/ADM2的抑制率,计算耐药指数(RI);绘制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Td);经不同浓度阿霉素(ADM)冻存后检测RI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采用低浓度持续递增法和高浓度冲击递增法成功诱导了乳腺癌耐药细胞株,且对紫杉醇和顺铂产生了交叉耐药性;MCF-7/ADM1的RI高于MCF-7/ADM2(P<0.05);三种细胞株Td分别为:24.01、34.04、32.71 h.两种耐药细胞株冻存后RI变化不明显(P>0.05).与亲本细胞比较,耐药细胞株S、G2/M期细胞减少,GO/G1期细胞增多.结论 两种方式均可诱导耐药细胞株,且其耐药性相对稳定,并可对紫杉醇及顺铂产生交叉耐药,但其生物学特性有所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及逆转靶点.

作者:李晓玲;张莉

来源:中国医师杂志 2019 年 21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62
作者:
李晓玲;张莉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2019 年 21卷 2期
标签:
乳腺肿瘤 抗药性 多柔比星 体外研究 Breast neoplasms Drug resistance Doxorubicin In vitro
目的 通过两种不同方式诱导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比较两种诱导方式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亲本细胞,采用低浓度持续递增法和高浓度冲击递增法分别诱导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1和MCF-7/ADM2;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DM对MCF-7、MCF-7/ADM1和MCF-7/ADM2的抑制率,计算耐药指数(RI);绘制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Td);经不同浓度阿霉素(ADM)冻存后检测RI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采用低浓度持续递增法和高浓度冲击递增法成功诱导了乳腺癌耐药细胞株,且对紫杉醇和顺铂产生了交叉耐药性;MCF-7/ADM1的RI高于MCF-7/ADM2(P<0.05);三种细胞株Td分别为:24.01、34.04、32.71 h.两种耐药细胞株冻存后RI变化不明显(P>0.05).与亲本细胞比较,耐药细胞株S、G2/M期细胞减少,GO/G1期细胞增多.结论 两种方式均可诱导耐药细胞株,且其耐药性相对稳定,并可对紫杉醇及顺铂产生交叉耐药,但其生物学特性有所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及逆转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