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5 | 下载52

目的 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加微针阵列给药技术对动静脉内瘘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情稳定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局部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痛微针阵列技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12个月内穿刺疼痛感、穿刺失败次数、静脉炎、血管硬化、内瘘狭窄、栓塞、假性动脉瘤、肿胀手综合征等血管并发症,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血管内径等的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研究结束时穿刺疼痛感(2.71±0.11 与2.76±0.14,t=2.21,P<0.05)、穿刺失败次数(38 次与73次,χ2=11.425,P<0.05)、静脉炎(2例与8例,χ2=4.341,P<0.05)、血管硬化(2例 与 9例,χ2=5.446,P<0.05)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2)血管内瘘血流量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859.7±148.3) ml/min 与(946.5±169.2)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6,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瘘血流量、[(824.6±171.5) ml/min 与(1218.1±241.9) ml/min]、头静脉内径[(5.59±0.74) mm与(6.02±0.57) mm]、头静脉流速[(94.23±27.35) cm/s与(115.85±36.63) c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 8.212、2.382、2.877,P均<0.05),且

作者:曹蓓莉;胡静;杨国彬;胡祎;严斌泓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 2017 年 3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5 | 下载:52
作者:
曹蓓莉;胡静;杨国彬;胡祎;严斌泓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2017 年 33卷 3期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微针阵列给药技术 多普勒超声 Hemodialysis Arteriovenous fistula Complication Micro needle array administration Doppler ultrasound
目的 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加微针阵列给药技术对动静脉内瘘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情稳定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局部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痛微针阵列技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12个月内穿刺疼痛感、穿刺失败次数、静脉炎、血管硬化、内瘘狭窄、栓塞、假性动脉瘤、肿胀手综合征等血管并发症,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血管内径等的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研究结束时穿刺疼痛感(2.71±0.11 与2.76±0.14,t=2.21,P<0.05)、穿刺失败次数(38 次与73次,χ2=11.425,P<0.05)、静脉炎(2例与8例,χ2=4.341,P<0.05)、血管硬化(2例 与 9例,χ2=5.446,P<0.05)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2)血管内瘘血流量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859.7±148.3) ml/min 与(946.5±169.2)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6,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瘘血流量、[(824.6±171.5) ml/min 与(1218.1±241.9) ml/min]、头静脉内径[(5.59±0.74) mm与(6.02±0.57) mm]、头静脉流速[(94.23±27.35) cm/s与(115.85±36.63) c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 8.212、2.382、2.877,P均<0.05),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