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 | 下载8

目的 评价改良面部除皱切口联合腮腺套在功能性腮腺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我科对 32 例腮腺浅叶肿物采用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实施功能性腮腺外科手术,其中 4 例肿瘤切除后术区缺损较大,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全部术后使用腮腺套加压包扎.探讨该入路的术野暴露、美观程度,以及面瘫、面侧凹陷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腮腺套预防涎瘘的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术野暴露良好,均能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足够的腮腺组织.术后下颌缘支暂时性麻痹 4例(12.5%),暂时性耳垂麻木8例(25%),均在2~3 个月后缓解.Frey′s综合征 3 例(9.4%).全部病例均无涎瘘发生.术后 3 个月所有患者对术后切口的平均客观美容满意度评分9分.4例术中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的患者术后 1 年复查,术区面侧与健侧相比无明显不对称性凹陷.随访 24~50 个月(中位随访期:36 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改良面部除皱切口联合腮腺套应用于腮腺浅叶肿瘤手术,具有术野暴露良好、切口相对隐蔽、美容效果良好、切口I期愈合快、无明显并发症优点,符合功能腮腺外科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莹华;陈良嗣;罗小钢;胡跃馨;蒙国庆;张红春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3 年 31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 | 下载:8
作者:
陈莹华;陈良嗣;罗小钢;胡跃馨;蒙国庆;张红春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3 年 31卷 2期
标签:
腮腺手术 腮腺肿瘤 改良面部除皱切口 面神经 美容
目的 评价改良面部除皱切口联合腮腺套在功能性腮腺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我科对 32 例腮腺浅叶肿物采用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实施功能性腮腺外科手术,其中 4 例肿瘤切除后术区缺损较大,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全部术后使用腮腺套加压包扎.探讨该入路的术野暴露、美观程度,以及面瘫、面侧凹陷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腮腺套预防涎瘘的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术野暴露良好,均能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足够的腮腺组织.术后下颌缘支暂时性麻痹 4例(12.5%),暂时性耳垂麻木8例(25%),均在2~3 个月后缓解.Frey′s综合征 3 例(9.4%).全部病例均无涎瘘发生.术后 3 个月所有患者对术后切口的平均客观美容满意度评分9分.4例术中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的患者术后 1 年复查,术区面侧与健侧相比无明显不对称性凹陷.随访 24~50 个月(中位随访期:36 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改良面部除皱切口联合腮腺套应用于腮腺浅叶肿瘤手术,具有术野暴露良好、切口相对隐蔽、美容效果良好、切口I期愈合快、无明显并发症优点,符合功能腮腺外科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