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0 | 下载0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广东省新发职业病分类分布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常规资料分析的方法,收集2001—2005年(“十五”期间)本省各地市上报的职业病报告总结、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本省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的广东省内确诊的新发职业病报告资料以及国内生产总值( GDP )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年全省共报告9类新发职业病3153例,新发病例数总体呈波浪型上升趋势,其中2001—2003年呈短暂下降,2004—2007年出现平缓增长,2008—2010年呈快速增长。新发病例数与本省 GDP 呈正相关, 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706(P=0.01)。职业病分类病例数居前6位是尘肺病、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和职业性肿瘤,分别占41.36%、32.38%、9.32%、5.58%、5.17%和4.03%。“十一五”期间新发病例数为“十五”期间的1.4倍(1847/1306),其中,前者尘肺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和职业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均较后者增加,分别为后者的1.3、26.2、2.7和10.5倍。2个时期的职业病分类的分布比例不一致(P<0.01)。“十一五”期间职业中毒构成比低于“十五”时期(27.83%vs 38.82%,P<0.01),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

作者:黄永顺;邹剑明;李旭东;林倩妮;金佳纯;温贤忠

来源:中国职业医学 2014 年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0 | 下载:0
作者:
黄永顺;邹剑明;李旭东;林倩妮;金佳纯;温贤忠
来源:
中国职业医学 2014 年 3期
标签:
职业病 报告 国内生产总值 尘肺 中毒 防治 Occupational Disease Report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neumoconiosis Poison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广东省新发职业病分类分布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常规资料分析的方法,收集2001—2005年(“十五”期间)本省各地市上报的职业病报告总结、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本省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的广东省内确诊的新发职业病报告资料以及国内生产总值( GDP )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年全省共报告9类新发职业病3153例,新发病例数总体呈波浪型上升趋势,其中2001—2003年呈短暂下降,2004—2007年出现平缓增长,2008—2010年呈快速增长。新发病例数与本省 GDP 呈正相关, 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706(P=0.01)。职业病分类病例数居前6位是尘肺病、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和职业性肿瘤,分别占41.36%、32.38%、9.32%、5.58%、5.17%和4.03%。“十一五”期间新发病例数为“十五”期间的1.4倍(1847/1306),其中,前者尘肺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和职业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均较后者增加,分别为后者的1.3、26.2、2.7和10.5倍。2个时期的职业病分类的分布比例不一致(P<0.01)。“十一五”期间职业中毒构成比低于“十五”时期(27.83%vs 38.82%,P<0.01),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