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3 | 下载36

目的探讨脂肪源干细胞(ADSCs)是否存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以及骨缺损对大鼠内源性ADSCs中BMP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取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5只)和实验组(B组25只)。A组不做处理,直接取腹股沟脂肪垫进行ADSCs培养。B组制造骨缺损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3、7、14、21d取腹股沟脂肪组织进行ADSCs培养,每一时间点取5只大鼠。原代培养7d,提取ADSCs总RNA,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BMP受体(BMPR)和Smads的mRNA表达变化。实验数据用95%可信区间表示。 结果实验组骨缺损后1、3、7、14、21 d BMPR1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缺损后7d表达量(2.532,2.552)增加达高峰。实验组骨缺损后1、3、7、14 d BMPRIb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缺损后14 d表达量(6.628,6.648)增加达高峰。实验组骨缺损3、7、14、21 dBMPR2、Smad5、Smad8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缺损后14dBMPR2、Smad5表达量(3.538,3.658;8.055,8.149)增加达高峰,骨缺损后3 d Smad8表达量(3.657,3.759)增加达高峰。实验组骨缺损后7、14、21 d Smad1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余美春;陶晖;杨会营;杨春;曲戎梅;曾文钦;段富华;白宇;戴景兴;原林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1 年 13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3 | 下载:36
作者:
余美春;陶晖;杨会营;杨春;曲戎梅;曾文钦;段富华;白宇;戴景兴;原林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1 年 13卷 9期
标签:
成体干细胞 脂肪组织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 骨缺损 Adult stem cells Adipose tissu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s Bone defect
目的探讨脂肪源干细胞(ADSCs)是否存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以及骨缺损对大鼠内源性ADSCs中BMP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取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5只)和实验组(B组25只)。A组不做处理,直接取腹股沟脂肪垫进行ADSCs培养。B组制造骨缺损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3、7、14、21d取腹股沟脂肪组织进行ADSCs培养,每一时间点取5只大鼠。原代培养7d,提取ADSCs总RNA,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BMP受体(BMPR)和Smads的mRNA表达变化。实验数据用95%可信区间表示。 结果实验组骨缺损后1、3、7、14、21 d BMPR1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缺损后7d表达量(2.532,2.552)增加达高峰。实验组骨缺损后1、3、7、14 d BMPRIb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缺损后14 d表达量(6.628,6.648)增加达高峰。实验组骨缺损3、7、14、21 dBMPR2、Smad5、Smad8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缺损后14dBMPR2、Smad5表达量(3.538,3.658;8.055,8.149)增加达高峰,骨缺损后3 d Smad8表达量(3.657,3.759)增加达高峰。实验组骨缺损后7、14、21 d Smad1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