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4 | 下载5

目的:探讨经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前路钢板固定治疗骶骨骨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男3具,女2具),采用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对同一尸体骨盆一侧行大体解剖,熟悉入路的解剖结构。另一侧骨盆模拟术中操作,显露骶骨前方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重点观察入路能显露的解剖范围及腰骶干神经、髂血管所在位置及走行,测量、记录相关解剖数据。结果:①显露范围:向内侧可显露至S 1椎体对侧缘,切口向头侧延伸可显露L 5椎体,向真骨盆内可显露至S 1孔,外侧显露同传统腹直肌旁入路。②采用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可直视下对腰骶丛神经(L 4至S 1)探查和减压(包括S 1孔扩大成形术),解除来自前方卡压骨折块、骨折断端及增生骨痂对神经的压迫。③L 5、S 1前方存在一安全手术操作区,可将钢板安全地固定于S 1椎体上。④从骨膜下将腰骶干神经提起,距骶骨翼的最大距离平均1.4 cm(1.2~1.5 cm),可安全地将钢板从骨膜下放置至S 1椎体上固定骨折。 结论: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对于骶前区腰骶丛神经(L 4至S 1)探查、减压具有显著的视野及操作优势,其方法安全、有效,是行腰骶神经探查减压的可行入路。

作者:林羲疆;李严兵;黄华军;郭浩;温志深;陈博韬;周奇;陈柱宏;曾参军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1 年 23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4 | 下载:5
作者:
林羲疆;李严兵;黄华军;郭浩;温志深;陈博韬;周奇;陈柱宏;曾参军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1 年 23卷 11期
标签:
腹直肌 解剖学,局部 骶骨 前路入路 Rectus abdominis Anatomy, regional Sacrum Anterior Approach Anatomy
目的:探讨经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前路钢板固定治疗骶骨骨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男3具,女2具),采用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对同一尸体骨盆一侧行大体解剖,熟悉入路的解剖结构。另一侧骨盆模拟术中操作,显露骶骨前方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重点观察入路能显露的解剖范围及腰骶干神经、髂血管所在位置及走行,测量、记录相关解剖数据。结果:①显露范围:向内侧可显露至S 1椎体对侧缘,切口向头侧延伸可显露L 5椎体,向真骨盆内可显露至S 1孔,外侧显露同传统腹直肌旁入路。②采用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可直视下对腰骶丛神经(L 4至S 1)探查和减压(包括S 1孔扩大成形术),解除来自前方卡压骨折块、骨折断端及增生骨痂对神经的压迫。③L 5、S 1前方存在一安全手术操作区,可将钢板安全地固定于S 1椎体上。④从骨膜下将腰骶干神经提起,距骶骨翼的最大距离平均1.4 cm(1.2~1.5 cm),可安全地将钢板从骨膜下放置至S 1椎体上固定骨折。 结论: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对于骶前区腰骶丛神经(L 4至S 1)探查、减压具有显著的视野及操作优势,其方法安全、有效,是行腰骶神经探查减压的可行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