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03 | 下载618

目的 总结血液动力学显著异常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hsPDA)的特点及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适应证.方法 报道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3年12月收治的1例早产儿PDA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病例资料,以"preterm""patent ductus arteriosus""transcatheter"为关键词,经Pubmed检索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儿女,双胎之小,胎龄35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 900 g,出生后1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出生后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口服布洛芬未能关闭其动脉导管,表现出"呼吸机依赖PDA"的特点;患儿出生后第30天(体重1 950 g)在基础麻醉状态下成功实施经导管PDA介入封堵术,所用封堵器为Amplatzer duct occluder (ADO);患儿术后19 h撤离呼吸机,术后7d出院,恢复良好.随访至13月龄,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显示患儿智力及体格发育处于正常同龄儿童相同水平.纳入2005至2015年8篇相关文献的52例早产儿PDA介入封堵术病例,患儿出生胎龄23~35周,PDA直径1~4 mm,介入封堵术所用封堵装置分别为Coil、ADO、ADOⅡ、ADOⅡAS、AVPⅡ和AVPⅣ,术时体重870 ~2 610 g,术时年龄出生后11~90 d,均为药物治疗失败或药物治疗禁忌的hsPDA病例,介入封堵术均成功实施;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早产儿PDA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指征为药物治疗

作者:周开宇;唐军;华益民;石晓青;王一斌;乔莉娜;王晓琴;母得志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6 年 54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03 | 下载:618
作者:
周开宇;唐军;华益民;石晓青;王一斌;乔莉娜;王晓琴;母得志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2016 年 54卷 1期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放射学,介入性 婴儿,早产 Ductus arteriosus,patent Radiology,interventional Infant,premature
目的 总结血液动力学显著异常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hsPDA)的特点及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适应证.方法 报道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3年12月收治的1例早产儿PDA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病例资料,以"preterm""patent ductus arteriosus""transcatheter"为关键词,经Pubmed检索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儿女,双胎之小,胎龄35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 900 g,出生后1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出生后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口服布洛芬未能关闭其动脉导管,表现出"呼吸机依赖PDA"的特点;患儿出生后第30天(体重1 950 g)在基础麻醉状态下成功实施经导管PDA介入封堵术,所用封堵器为Amplatzer duct occluder (ADO);患儿术后19 h撤离呼吸机,术后7d出院,恢复良好.随访至13月龄,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显示患儿智力及体格发育处于正常同龄儿童相同水平.纳入2005至2015年8篇相关文献的52例早产儿PDA介入封堵术病例,患儿出生胎龄23~35周,PDA直径1~4 mm,介入封堵术所用封堵装置分别为Coil、ADO、ADOⅡ、ADOⅡAS、AVPⅡ和AVPⅣ,术时体重870 ~2 610 g,术时年龄出生后11~90 d,均为药物治疗失败或药物治疗禁忌的hsPDA病例,介入封堵术均成功实施;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早产儿PDA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指征为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