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5 | 下载229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抑郁与2岁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 基于2012年4-12月开展的上海闵行出生队列(Shanghai-Minhang Birth Cohort Study),以491对母亲和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在孕中、晚期以及产后6和12个月对母亲抑郁状况进行评估,并使用“儿童行为量表”调查2岁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状况.运用log-binominal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期抑郁和2岁儿童行为问题关联,并在无产后抑郁症状的母亲中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在调整母亲孕期年龄、分娩孕周、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和儿童性别后,显示母亲孕中期有抑郁症状的子代情感反应和内向化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增加,RR值(95%CI)分别为2.61(1.36~4.99)和1.94(1.22 ~ 3.08).母亲孕晚期有抑郁症状的子代情感反应、退缩行为、攻击行为、内向化和外向化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也增加,RR值(95%CI)分别为6.46 (3.09 ~ 13.53)、2.42(1.16~5.02)、2.93(1.45~5.94)、1.79(1.01 ~3.16)和2.56(1.49 ~ 4.42)倍.在无产后抑郁症状的母亲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期有抑郁症状的子代情感反应、攻击行为、内向化及外向化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母亲孕期抑郁可能会增加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风险,应加强孕妇妊娠期间心理健康监测,以降低儿童

作者:李粉;田友平;刘晓敏;夏芮岚;金龙妹;孙小伟;宋秀霞;袁伟;梁红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8 年 39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5 | 下载:229
作者:
李粉;田友平;刘晓敏;夏芮岚;金龙妹;孙小伟;宋秀霞;袁伟;梁红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8 年 39卷 4期
标签:
抑郁 孕期 儿童 行为问题 队列研究 Depression Gestation Child Behavioral problems Cohort study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抑郁与2岁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 基于2012年4-12月开展的上海闵行出生队列(Shanghai-Minhang Birth Cohort Study),以491对母亲和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在孕中、晚期以及产后6和12个月对母亲抑郁状况进行评估,并使用“儿童行为量表”调查2岁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状况.运用log-binominal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期抑郁和2岁儿童行为问题关联,并在无产后抑郁症状的母亲中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在调整母亲孕期年龄、分娩孕周、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和儿童性别后,显示母亲孕中期有抑郁症状的子代情感反应和内向化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增加,RR值(95%CI)分别为2.61(1.36~4.99)和1.94(1.22 ~ 3.08).母亲孕晚期有抑郁症状的子代情感反应、退缩行为、攻击行为、内向化和外向化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也增加,RR值(95%CI)分别为6.46 (3.09 ~ 13.53)、2.42(1.16~5.02)、2.93(1.45~5.94)、1.79(1.01 ~3.16)和2.56(1.49 ~ 4.42)倍.在无产后抑郁症状的母亲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期有抑郁症状的子代情感反应、攻击行为、内向化及外向化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母亲孕期抑郁可能会增加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风险,应加强孕妇妊娠期间心理健康监测,以降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