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0

目的:通过比较捐精志愿者精液冷冻保存前(冻前)和冷冻保存后(冻后)的细菌培养情况,分析导致精液冷冻过程中细菌污染的因素.方法:按照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用精子冻存液将精液样本按1∶1(v/v)的比例进行稀释.实验前对取精杯、精子冻存液和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均无菌生长.对3112例精液样本分别进行冻前和冻后的细菌培养,并按细菌菌落数进行比较,分为正常组(冻前>冻后,且冻前< 104 cfu/ml))和异常组(包括2种情况:①冻前≥冻后,且冻前≥104 cfu/ml;②冻前<冻后),并对可疑菌落进行菌种鉴定.结果:3112例细菌培养结果中,正常组(冻前>冻后,且冻前<104 cfu/ml)2458例,占78.98%,异常组654例,占21.02%(其中①冻前≥冻后,且冻前≥104 cfu/ml 263例,占8.45%;②冻前<冻后391例,占12.56%).可疑菌落分离鉴定出217株细菌,检出率为6.97%,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极小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23.96%、16.59%、11.52%、7.37%、5.99%.结论:精液检出的细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极小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导致精液冷冻过程中细菌污染的因素较多,选择无菌、清洁、干燥的实验耗材,恰当的精液样本保存方式,

作者:万凌;陈玲;黄静;杨继高

来源: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1 年 27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0
作者:
万凌;陈玲;黄静;杨继高
来源: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1 年 27卷 5期
标签:
精液 捐精志愿者 细菌 影响因素
目的:通过比较捐精志愿者精液冷冻保存前(冻前)和冷冻保存后(冻后)的细菌培养情况,分析导致精液冷冻过程中细菌污染的因素.方法:按照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用精子冻存液将精液样本按1∶1(v/v)的比例进行稀释.实验前对取精杯、精子冻存液和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均无菌生长.对3112例精液样本分别进行冻前和冻后的细菌培养,并按细菌菌落数进行比较,分为正常组(冻前>冻后,且冻前< 104 cfu/ml))和异常组(包括2种情况:①冻前≥冻后,且冻前≥104 cfu/ml;②冻前<冻后),并对可疑菌落进行菌种鉴定.结果:3112例细菌培养结果中,正常组(冻前>冻后,且冻前<104 cfu/ml)2458例,占78.98%,异常组654例,占21.02%(其中①冻前≥冻后,且冻前≥104 cfu/ml 263例,占8.45%;②冻前<冻后391例,占12.56%).可疑菌落分离鉴定出217株细菌,检出率为6.97%,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极小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23.96%、16.59%、11.52%、7.37%、5.99%.结论:精液检出的细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极小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导致精液冷冻过程中细菌污染的因素较多,选择无菌、清洁、干燥的实验耗材,恰当的精液样本保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