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0 | 下载8

目的观察免疫活性细胞回输前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丙型肝炎病毒(HCV)滴度及C区和E2区CTL表位的变化情况.方法定量PCR检测4例接受免疫活性细胞回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CV滴度,并利用分子克隆、基因测序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分析不同时间点不同分离株CTL表位的变化情况.结果 4例患者在接受免疫活性细胞回输前后血清ALT水平存在不同程度波动,其差值从第2例患者的58到第1例患者的198,同时HCV滴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变化倍数从第3例患者的25.37倍到第4例患者的882.35倍,其对数转换值的波动幅度在1.40~2.94之间.在免疫活性细胞回输后4例患者外周血HCV滴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一过性下降.在全部观察期内HCV C区和E2区的CTL表位编码区均未出现明确的变化.结论机体免疫攻击状态发生改变时可引起患者体内丙型肝炎病毒滴度的变化,但不伴随目前观察的CTL表位编码基因的改变.

作者:王齐欣;陈红松;丛旭;费然;高燕;孙婧;魏来;王宇

来源: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2 年 1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0 | 下载:8
作者:
王齐欣;陈红松;丛旭;费然;高燕;孙婧;魏来;王宇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2 年 16卷 4期
标签:
肝炎,丙型 肝炎,慢性活动性 免疫,细胞 抗原决定簇,CTL
目的观察免疫活性细胞回输前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丙型肝炎病毒(HCV)滴度及C区和E2区CTL表位的变化情况.方法定量PCR检测4例接受免疫活性细胞回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CV滴度,并利用分子克隆、基因测序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分析不同时间点不同分离株CTL表位的变化情况.结果 4例患者在接受免疫活性细胞回输前后血清ALT水平存在不同程度波动,其差值从第2例患者的58到第1例患者的198,同时HCV滴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变化倍数从第3例患者的25.37倍到第4例患者的882.35倍,其对数转换值的波动幅度在1.40~2.94之间.在免疫活性细胞回输后4例患者外周血HCV滴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一过性下降.在全部观察期内HCV C区和E2区的CTL表位编码区均未出现明确的变化.结论机体免疫攻击状态发生改变时可引起患者体内丙型肝炎病毒滴度的变化,但不伴随目前观察的CTL表位编码基因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