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13 | 下载2220

目的 为配合制订《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适合我国人群疾病和危险因素特点的血脂异常诊断界值和以血脂异常为基础的危险分层方案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方法 汇总"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和"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队列研究"资料(基线入组共计40 719人,年龄35~64岁,男女约各半,随访总计345 140.5人年),用统一的分析方案分析血脂异常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ICVD,包括冠心病事件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关系.相对危险的估计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并控制其他危险因素.采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危险因素组合时一个50岁的人今后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用于确定危险分层方案.结果 两队列均呈现如下规律:(1)TC和LDL-C水平与ICVD发病危险的关系是连续性的,并无明显的拐点;(2)LDL-C<3.37 mmol/L(130 mg/dl)与TC<5.18 mmol/L(200 mg/dl)的发病率(绝对危险)基本接近,而LDL-C<4.14 mmol/L(160 mg/dl)与TC<6.22 mmol/L(240 mg/dl)的发病率基本接近;(3)TC<5.18 mmol/L(200 mg/dl)时的绝对危险略高于理想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的绝对危险,TC≥6.22 mmol/L(240 mg/dl)时的绝对危险略低于高血压1级的绝对危险;(4)随着HDL-C水平的降低,ICVD发病危险增加;(

作者:武阳丰;赵冬;周北凡;王薇;李贤;刘静;李莹;孙佳艺;赵连成;吴兆苏;诸骏仁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年 35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13 | 下载:2220
作者:
武阳丰;赵冬;周北凡;王薇;李贤;刘静;李莹;孙佳艺;赵连成;吴兆苏;诸骏仁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年 35卷 5期
标签:
高脂血症 危险性评估 心肌缺血 流行病学 队列研究
目的 为配合制订《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适合我国人群疾病和危险因素特点的血脂异常诊断界值和以血脂异常为基础的危险分层方案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方法 汇总"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和"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队列研究"资料(基线入组共计40 719人,年龄35~64岁,男女约各半,随访总计345 140.5人年),用统一的分析方案分析血脂异常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ICVD,包括冠心病事件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关系.相对危险的估计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并控制其他危险因素.采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危险因素组合时一个50岁的人今后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用于确定危险分层方案.结果 两队列均呈现如下规律:(1)TC和LDL-C水平与ICVD发病危险的关系是连续性的,并无明显的拐点;(2)LDL-C<3.37 mmol/L(130 mg/dl)与TC<5.18 mmol/L(200 mg/dl)的发病率(绝对危险)基本接近,而LDL-C<4.14 mmol/L(160 mg/dl)与TC<6.22 mmol/L(240 mg/dl)的发病率基本接近;(3)TC<5.18 mmol/L(200 mg/dl)时的绝对危险略高于理想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的绝对危险,TC≥6.22 mmol/L(240 mg/dl)时的绝对危险略低于高血压1级的绝对危险;(4)随着HDL-C水平的降低,ICVD发病危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