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3 | 下载160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在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3月至2011年4月,选取38例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接受CRT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了最佳的药物治疗.术前7d采用VVI技术分析心肌长轴十二节段收缩速度达峰时间(Ts)的最大-最小差值(Ts max-min)及标准差(Ts-SD),用以评估患者心脏长轴的失同步性.术后6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收缩末容量较术前减少>15%视为有效.结果 38例患者平均随访26个月,术后24例(63.2%)为CRT治疗有效的患者,Ts max-min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6 ±0.07,Ts max-min≥124 ms时,其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77.8%;Ts-S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07,Ts-SD≥40.5时,其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71.2%.CRT有效与无效两组患者的抗心衰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T治疗可改善心衰患者的收缩功能.Ts-SD对预测CRT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国建萍;王玉堂;智光;张晓娟;单兆亮;时向民;林琨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年 43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3 | 下载:160
作者:
国建萍;王玉堂;智光;张晓娟;单兆亮;时向民;林琨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年 43卷 9期
标签:
心力衰竭,充血性 心脏起搏器,人工 超声检查 Heart failure,congestive Pacemaker artificial Ultrasonography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在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3月至2011年4月,选取38例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接受CRT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了最佳的药物治疗.术前7d采用VVI技术分析心肌长轴十二节段收缩速度达峰时间(Ts)的最大-最小差值(Ts max-min)及标准差(Ts-SD),用以评估患者心脏长轴的失同步性.术后6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收缩末容量较术前减少>15%视为有效.结果 38例患者平均随访26个月,术后24例(63.2%)为CRT治疗有效的患者,Ts max-min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6 ±0.07,Ts max-min≥124 ms时,其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77.8%;Ts-S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07,Ts-SD≥40.5时,其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71.2%.CRT有效与无效两组患者的抗心衰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T治疗可改善心衰患者的收缩功能.Ts-SD对预测CRT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