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88 | 下载252

目的 观察黄斑中心凹形态对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患眼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临床确诊为iERM并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及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5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并将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OCT水平径向扫描图像上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距其1 mm处的视网膜厚度,根据两者比值对iERM的黄斑中心凹形态进行定量分级.0级:凹陷型;1级:平坦型;2级:隆起型.53只眼中,1级(1级组)28只眼,2级(2级组)25只眼.1、2级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40±0.26、0.60±0.27;平均CMT分别为(433.52±133.05)、(571.70±85.40) μm.两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5、-4.512,P<0.05).手术后1、3个月重复行BCVA及OCT检查.对比观察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形态分级、logMAR BCVA及CMT变化情况.分析手术前黄斑中心凹形态与手术早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手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形态分级为0级15只眼,1级21只眼,2级17只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形态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88,P<0.05).1级组患眼手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形态分级为0、1、2级各有12、10、6

作者:毛剑波;许维馨;陈亦棋;张赟;祝晨婷;陶继伟;沈丽君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6 年 32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88 | 下载:252
作者:
毛剑波;许维馨;陈亦棋;张赟;祝晨婷;陶继伟;沈丽君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6 年 32卷 5期
标签:
黄斑 膜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Macula lutea Membranes Vitreoretinal surgery Tomography,optical coherence
目的 观察黄斑中心凹形态对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患眼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临床确诊为iERM并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及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5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并将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OCT水平径向扫描图像上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距其1 mm处的视网膜厚度,根据两者比值对iERM的黄斑中心凹形态进行定量分级.0级:凹陷型;1级:平坦型;2级:隆起型.53只眼中,1级(1级组)28只眼,2级(2级组)25只眼.1、2级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40±0.26、0.60±0.27;平均CMT分别为(433.52±133.05)、(571.70±85.40) μm.两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5、-4.512,P<0.05).手术后1、3个月重复行BCVA及OCT检查.对比观察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形态分级、logMAR BCVA及CMT变化情况.分析手术前黄斑中心凹形态与手术早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手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形态分级为0级15只眼,1级21只眼,2级17只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形态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88,P<0.05).1级组患眼手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形态分级为0、1、2级各有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