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9 | 下载12

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克隆-测序方法检测88例汉族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和88例非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正常对照者的HLA-DQB1基因启动子区(QBP)等位基因.使用Chromas软件和Bioedi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测序结果.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别对受试者PCR-SSCP带型、基因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试者(患者与正常人)HLA-DQB1基因启动子区(QBP)分为16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带型,带型QBPb(对应序列为QBP2.1+77C>A,χ2=26.01,Pc<0.001)和QBP1(对应序列为QBP3.3,χ2=16.99,Pc<0.001)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中出现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而QBPg(对应序列为QBP3.1,χ2=12.10,Pc<0.05)和QBPn(对应序列为QBP6.1+39G>A,χ2=14.64,Pc<0.05)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中出现频率显著低于正常人.受试者启动子区共存在12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中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的-189C/A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χ2=45.92,P=0.000),而-227G/A的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正常人(χ2=15.63,P=0.000).结论 HLA-DQB1启动子区-189C/A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Vogt-小柳原

作者:闵寒毅;牛妮芳;刘英;张美芬;朱席琳;赵家良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08 年 44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9 | 下载:12
作者:
闵寒毅;牛妮芳;刘英;张美芬;朱席琳;赵家良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2008 年 44卷 10期
标签:
葡萄膜脑膜脑炎综合征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单核苷酸 启动区(遗传学) Uvcomeningoencephalitic syndro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olymotphism,single nucleotide Promoter regions(genetics)
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克隆-测序方法检测88例汉族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和88例非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正常对照者的HLA-DQB1基因启动子区(QBP)等位基因.使用Chromas软件和Bioedi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测序结果.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别对受试者PCR-SSCP带型、基因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试者(患者与正常人)HLA-DQB1基因启动子区(QBP)分为16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带型,带型QBPb(对应序列为QBP2.1+77C>A,χ2=26.01,Pc<0.001)和QBP1(对应序列为QBP3.3,χ2=16.99,Pc<0.001)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中出现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而QBPg(对应序列为QBP3.1,χ2=12.10,Pc<0.05)和QBPn(对应序列为QBP6.1+39G>A,χ2=14.64,Pc<0.05)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中出现频率显著低于正常人.受试者启动子区共存在12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中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的-189C/A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χ2=45.92,P=0.000),而-227G/A的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正常人(χ2=15.63,P=0.000).结论 HLA-DQB1启动子区-189C/A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Vogt-小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