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8 | 下载6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3TC)等6种药物对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体外药效评价及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及乙肝病毒DNA(HBV-DNA)的含量作为药物抗HBV效果的观察指标.结果 (1) 6种药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抑制作用很弱或无抑制;(2)HBV-DNA定量检测拉米夫定和2′3′-二脱氧-3-氟鸟苷(FLG)对HBV DNA 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数有效剂量(IC50)分别为0.31 μmol/L,0.53 μmol/L,阿昔洛韦(ACV)和α-干扰素(α-IFN)之IC50分别为0.33 mmol/L、96.18 U/ml,膦甲酸钠( PFA)和利巴韦林(RBV)最大无毒浓度无任何抑制作用.结论抑制HBsAg与HBeAg的病毒蛋白表达活性与抑制HBV DNA活性无一致相关性,以HBV DNA指标更能反映化合物的抑制作用.

作者:曹鸿鹏;陶佩珍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01 年 81卷 1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8 | 下载:68
作者:
曹鸿鹏;陶佩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年 81卷 16期
标签:
癌,肝细胞 2.2.15细胞 肝炎病毒,乙型 肝炎抗原,乙型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3TC)等6种药物对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体外药效评价及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及乙肝病毒DNA(HBV-DNA)的含量作为药物抗HBV效果的观察指标.结果 (1) 6种药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抑制作用很弱或无抑制;(2)HBV-DNA定量检测拉米夫定和2′3′-二脱氧-3-氟鸟苷(FLG)对HBV DNA 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数有效剂量(IC50)分别为0.31 μmol/L,0.53 μmol/L,阿昔洛韦(ACV)和α-干扰素(α-IFN)之IC50分别为0.33 mmol/L、96.18 U/ml,膦甲酸钠( PFA)和利巴韦林(RBV)最大无毒浓度无任何抑制作用.结论抑制HBsAg与HBeAg的病毒蛋白表达活性与抑制HBV DNA活性无一致相关性,以HBV DNA指标更能反映化合物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