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7 | 下载199

目的 调查高原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初次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后治疗相关的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TE-CSA)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人群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12月来自高原地区(海拔≥1000m)并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诊断为OSAS的297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了整夜CPAP治疗.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TE-CSA将患者分为TE-CSA组和非TE-CSA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居住地海拔、多导睡眠监测及压力滴定参数、肺功能、血气分析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原地区OSAS患者初次压力滴定时TE-CSA的发生率为16.5% (49/297).其中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18.2%比6.8%,P=0.061);随着年龄、体质指数(BMI)增加和居住地海拔下降,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海拔高度、混合性呼吸暂停指数(MAI)、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肺残气量(RV)/肺总量(TLC)比值是影响TE-CSA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居住地海拔高度、MAI增加是危险因素[OR=1.16(1.02,1.32)、1.05(1.01,1.09)];FEVJFVC、RV/TLC升高则是保护因素[OR =0.94(0.89,0.98)、0.94(0.88,0.99)].结论 高原地区TE-CSA的发生率较高,居住地海拔和MAI增高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苗志斌;王耶盈;孙睿;雷红丽;黄代金;黄李华;樊重阳;吕云辉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7 年 97卷 12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7 | 下载:199
作者:
苗志斌;王耶盈;孙睿;雷红丽;黄代金;黄李华;樊重阳;吕云辉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年 97卷 12期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中枢性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Sleep apnea,obstructive Sleep apnea,centr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reatment outcome
目的 调查高原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初次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后治疗相关的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TE-CSA)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人群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12月来自高原地区(海拔≥1000m)并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诊断为OSAS的297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了整夜CPAP治疗.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TE-CSA将患者分为TE-CSA组和非TE-CSA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居住地海拔、多导睡眠监测及压力滴定参数、肺功能、血气分析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原地区OSAS患者初次压力滴定时TE-CSA的发生率为16.5% (49/297).其中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18.2%比6.8%,P=0.061);随着年龄、体质指数(BMI)增加和居住地海拔下降,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海拔高度、混合性呼吸暂停指数(MAI)、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肺残气量(RV)/肺总量(TLC)比值是影响TE-CSA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居住地海拔高度、MAI增加是危险因素[OR=1.16(1.02,1.32)、1.05(1.01,1.09)];FEVJFVC、RV/TLC升高则是保护因素[OR =0.94(0.89,0.98)、0.94(0.88,0.99)].结论 高原地区TE-CSA的发生率较高,居住地海拔和MAI增高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