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99 | 下载42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原特异性抗核抗体的聚类现象与SLE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风湿科入院的113例SLE确诊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的ANA,以及线性免疫分析法(LIA)测定的15种抗原特异性抗核抗体检测结果,使用系统聚类方法分析全部病例抗核抗体谱的聚类现象,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抗体聚类与SLE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IIF和LIA检测抗核抗体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均为97.3%,2种方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8.2%.SLE患者中共检出13种抗原特异性抗核抗体,对这一抗核抗体谱的聚类分析显示SLE患者呈现3种聚类特征,即Nuc/His/dsDNA聚类(C1)、low-Ro/low-La聚类(C2)和Ro/Sm/RNP聚类(C3),3种聚类患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6.3%、24.8%和38.9%.对不同聚类患者的免疫学指标、临床表现、并发症的分析显示,3种聚类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1、C2、C3分别为(32.62 ±21.92)、(25.56 ± 16.63)、(50.41 ±60.86) U/L].3种聚类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较高的慢性皮肤型狼疮、肾脏病变、关节炎等发生率.其中,慢性皮肤型狼疮和白细胞减少症在3种聚类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9.0%、39.3%、63.6%和56.

作者:陆晓东;单小云;赵硕;杜红卫;薛亚东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4 年 37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99 | 下载:420
作者:
陆晓东;单小云;赵硕;杜红卫;薛亚东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4 年 37卷 8期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抗体,抗核 聚类分析 Lupus erythematosus,systemic Antibodies,antinuclear Cluster analysis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原特异性抗核抗体的聚类现象与SLE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风湿科入院的113例SLE确诊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的ANA,以及线性免疫分析法(LIA)测定的15种抗原特异性抗核抗体检测结果,使用系统聚类方法分析全部病例抗核抗体谱的聚类现象,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抗体聚类与SLE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IIF和LIA检测抗核抗体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均为97.3%,2种方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8.2%.SLE患者中共检出13种抗原特异性抗核抗体,对这一抗核抗体谱的聚类分析显示SLE患者呈现3种聚类特征,即Nuc/His/dsDNA聚类(C1)、low-Ro/low-La聚类(C2)和Ro/Sm/RNP聚类(C3),3种聚类患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6.3%、24.8%和38.9%.对不同聚类患者的免疫学指标、临床表现、并发症的分析显示,3种聚类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1、C2、C3分别为(32.62 ±21.92)、(25.56 ± 16.63)、(50.41 ±60.86) U/L].3种聚类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较高的慢性皮肤型狼疮、肾脏病变、关节炎等发生率.其中,慢性皮肤型狼疮和白细胞减少症在3种聚类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9.0%、39.3%、63.6%和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