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1 | 下载407

目的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内源性感染途径在V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探索和发展全新的VAP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动态采集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工气道(artificial airway,AA)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胃腔、口咽部、下呼吸道标本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筛选VAP患者中下呼吸道、胃液和(或)咽拭子标本中所分病原菌生化反应结果相同并有先后定植次序者;通过PFGE方法分析这些病原菌是否具有同源性. 结果 98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52例发生VAP;表型分析52例VAP患者有13例下呼吸道病原菌呈现胃腔→口咽部→下呼吸道的逆向定植次序;3例出现胃腔→下呼吸道的定植次序;病原菌的PFGE同源性分析表明ICU中52例VAP患者有15例(其中14例为晚发性VAP)存在胃腔→下呼吸道逆向内源性感染途径,占VAP发病总数的28.8

作者:李华茵;何礼贤;胡必杰;王葆青;陈雪华;马伟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年 14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1 | 下载:407
作者:
李华茵;何礼贤;胡必杰;王葆青;陈雪华;马伟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年 14卷 2期
标签:
呼吸机 肺炎 分子流行病学 脉冲场凝胶电泳
目的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内源性感染途径在V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探索和发展全新的VAP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动态采集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工气道(artificial airway,AA)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胃腔、口咽部、下呼吸道标本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筛选VAP患者中下呼吸道、胃液和(或)咽拭子标本中所分病原菌生化反应结果相同并有先后定植次序者;通过PFGE方法分析这些病原菌是否具有同源性. 结果 98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52例发生VAP;表型分析52例VAP患者有13例下呼吸道病原菌呈现胃腔→口咽部→下呼吸道的逆向定植次序;3例出现胃腔→下呼吸道的定植次序;病原菌的PFGE同源性分析表明ICU中52例VAP患者有15例(其中14例为晚发性VAP)存在胃腔→下呼吸道逆向内源性感染途径,占VAP发病总数的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