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7 | 下载2

目的 研究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术分离纯化狼毒大戟中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探究9个化合物对肝癌细胞株和乳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共从狼毒大戟饮片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岩大戟内酯B(1)、ebracteolatainA(2)、3,3'-二乙酰基-2,4'-二甲氧基-2',4,6,6'-四羟基-二苯基甲烷(3)、β-香树脂醇乙酸酯(4)、狼毒乙素(5)、β-谷甾醇(6)、euphebracteolatainA(7)、fischeriaA(8)、岩大戟内酯 A(9).细胞毒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1~9对肝癌细胞株HepG2无显著活性;化合物2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Sum 149、ZR-75-1、SKBr3、BT474 的IC50 分别为(5.73±0.74)、(5.41±0.26)、(5.47±0.17)、(3.49±0.54)、(10.10±1.66)、(2.63±0.59)μmol·L-1.化合物 3对乳腺癌细胞株Sum149、ZR-75-1细胞毒活性明显,其IC50分别为(5.23±0.44)、(10.13±1.80)μmol·L-1.结论 化合物3是新化合物,化合物7为首次从狼毒大戟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化合物3对乳腺癌细胞有显著细胞毒活性.

作者:葛继芸;周艳卿;邱彦;王建;周瑾;李盛建;赵亮;曹青青

来源:中南药学 2022 年 20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7 | 下载:2
作者:
葛继芸;周艳卿;邱彦;王建;周瑾;李盛建;赵亮;曹青青
来源:
中南药学 2022 年 20卷 6期
标签:
狼毒大戟 化学成分 结构鉴别 细胞毒活性
目的 研究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术分离纯化狼毒大戟中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探究9个化合物对肝癌细胞株和乳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共从狼毒大戟饮片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岩大戟内酯B(1)、ebracteolatainA(2)、3,3'-二乙酰基-2,4'-二甲氧基-2',4,6,6'-四羟基-二苯基甲烷(3)、β-香树脂醇乙酸酯(4)、狼毒乙素(5)、β-谷甾醇(6)、euphebracteolatainA(7)、fischeriaA(8)、岩大戟内酯 A(9).细胞毒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1~9对肝癌细胞株HepG2无显著活性;化合物2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Sum 149、ZR-75-1、SKBr3、BT474 的IC50 分别为(5.73±0.74)、(5.41±0.26)、(5.47±0.17)、(3.49±0.54)、(10.10±1.66)、(2.63±0.59)μmol·L-1.化合物 3对乳腺癌细胞株Sum149、ZR-75-1细胞毒活性明显,其IC50分别为(5.23±0.44)、(10.13±1.80)μmol·L-1.结论 化合物3是新化合物,化合物7为首次从狼毒大戟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化合物3对乳腺癌细胞有显著细胞毒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