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趋势逐渐呈现低龄化现象。血管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普遍存在的病理过程,是其标志之一,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必然结果。本文将从动脉粥样硬化钙化形成机制、...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15 年 12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免疫系统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动脉壁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对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都有免疫反应.已有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一方面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另一方面延缓...
来源:《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0 年 51卷 6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免疫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全过程.先天免疫反应的激活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先天免疫反应及模式识别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8 年 30卷 2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免疫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通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前的免疫发应,或者选择性的活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反应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正成为...
来源:《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 年 34卷 3期
炎症反应是目前已知的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血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活血化瘀法贯穿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始终.综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年 18卷 18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共同基础.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复杂,临床尚无有效、特异的治疗药物.深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
来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年 26卷 7期
目的 观察持续性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患者143例,其中持续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89例,窦性心律患者54例,根据有无房颤和动脉粥样硬化分为房颤合并动脉...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09 年 3卷 2期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健康人之间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人对照的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组与健...
来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 年 15卷 9期
近四五年来,中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综述这些研究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1)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复制,正向小型化发展.如引进了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来源:《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 年 12卷 4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大、中动脉的多因素、多步骤失调性病变,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化应激和自噬是动脉粥样硬...
来源:《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7 年 25卷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