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5 | 下载126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132例,其中血缘关系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3例;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82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6例.移植前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126例,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6例.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显示,132例HSCT后粒细胞缺乏期间9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69.7%,首次感染出现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移植前3 d~移植后27 d)d,感染最多见于移植后4d出现;感染发生的部位:以血流感最常见,血培养阳性率为28.3%,其中G-菌占67.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阳性率为84.2%,G+菌占32.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 RSA)阳性率为100%,G+菌均为万古霉素敏感菌.全部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3.5%,其中以碳青霉烯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效果最佳,26.1%的患者使用经验性抗真菌药.

作者:张苗;孙自敏;刘会兰;高珊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年 48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5 | 下载:126
作者:
张苗;孙自敏;刘会兰;高珊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年 48卷 10期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粒细胞缺乏 感染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granulocytosis infection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132例,其中血缘关系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3例;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82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6例.移植前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126例,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6例.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显示,132例HSCT后粒细胞缺乏期间9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69.7%,首次感染出现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移植前3 d~移植后27 d)d,感染最多见于移植后4d出现;感染发生的部位:以血流感最常见,血培养阳性率为28.3%,其中G-菌占67.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阳性率为84.2%,G+菌占32.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 RSA)阳性率为100%,G+菌均为万古霉素敏感菌.全部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3.5%,其中以碳青霉烯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效果最佳,26.1%的患者使用经验性抗真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