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3 | 下载157

目的:探讨331例疑似食物过敏儿童对14种食物不耐受的分布情况,为临床上饮食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31例食物不耐受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331例食物不耐受患儿中皮肤症状117例,呼吸系统表现103例,消化系统表现57例,过敏性紫癜33例,其他21例。315例对1~14种不等的食物产生的特异性IgG升高,阳性率为95.17%;14种食物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牛奶、鸡蛋、鳕鱼、大豆、蟹、西红柿、虾、牛肉、大米、小麦、猪肉、鸡肉、玉米、蘑菇。食物不耐受在0~3岁婴幼儿发生率较高,牛奶、鸡蛋在0~3岁小婴儿较多见(P<0.05),鳕鱼、蟹在>3岁儿童较多见(P<0.05);阳性率较高的前8种食物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190例患儿饮食调整治疗有效率89.47%。结论食物不耐受易发生于婴幼儿,不受性别影响,饮食调整是治疗食物不耐受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雪;潘家华;周浩泉;周玲;吕勇;张慧芳

来源:安徽医学 2014 年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3 | 下载:157
作者:
张雪;潘家华;周浩泉;周玲;吕勇;张慧芳
来源:
安徽医学 2014 年 6期
标签:
食物不耐受 儿童 饮食治疗 Food intolerance Children Diet therapy
目的:探讨331例疑似食物过敏儿童对14种食物不耐受的分布情况,为临床上饮食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31例食物不耐受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331例食物不耐受患儿中皮肤症状117例,呼吸系统表现103例,消化系统表现57例,过敏性紫癜33例,其他21例。315例对1~14种不等的食物产生的特异性IgG升高,阳性率为95.17%;14种食物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牛奶、鸡蛋、鳕鱼、大豆、蟹、西红柿、虾、牛肉、大米、小麦、猪肉、鸡肉、玉米、蘑菇。食物不耐受在0~3岁婴幼儿发生率较高,牛奶、鸡蛋在0~3岁小婴儿较多见(P<0.05),鳕鱼、蟹在>3岁儿童较多见(P<0.05);阳性率较高的前8种食物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190例患儿饮食调整治疗有效率89.47%。结论食物不耐受易发生于婴幼儿,不受性别影响,饮食调整是治疗食物不耐受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