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7 | 下载83

目的 了解中国汉族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DMD/BMD)患儿基因缺失突变的特点.方法 经PCR和20对引物,对964例疑似DMD/BMD患儿Dystophin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类型及断裂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有491例患儿(491/964,51.0%)存在基因缺失突变:其中75例基因缺失突变位于基因5’端区域(15.2%),402例基因缺失突变位于基因中央区域(81.7%),13例基因缺失突变范围跨越了以上两个区域(2.6%).检测到以50、49、48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最为常见.74%患儿的Dystophin基因断裂点位于44~ 50号内含子,以44号内含子最多(21%).结论 20对引物的PCR法能够检测超过半数的Dystrophin基因缺失突变,基因中央区缺失是中国汉族DMD/BMD患儿病例的主要基因缺失突变类型.

作者:郭雅洁;王咏红;佟月娟;申晨

来源: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3 年 20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7 | 下载:83
作者:
郭雅洁;王咏红;佟月娟;申晨
来源: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3 年 20卷 3期
标签:
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 缺失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 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eletion mutation PCR Dystrophin gene
目的 了解中国汉族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DMD/BMD)患儿基因缺失突变的特点.方法 经PCR和20对引物,对964例疑似DMD/BMD患儿Dystophin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类型及断裂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有491例患儿(491/964,51.0%)存在基因缺失突变:其中75例基因缺失突变位于基因5’端区域(15.2%),402例基因缺失突变位于基因中央区域(81.7%),13例基因缺失突变范围跨越了以上两个区域(2.6%).检测到以50、49、48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最为常见.74%患儿的Dystophin基因断裂点位于44~ 50号内含子,以44号内含子最多(21%).结论 20对引物的PCR法能够检测超过半数的Dystrophin基因缺失突变,基因中央区缺失是中国汉族DMD/BMD患儿病例的主要基因缺失突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