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5 | 下载31

目的:比较丝线结扎和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小鼠牙周炎模型的牙槽骨骨吸收程度、激活破骨细胞及去除诱因后成骨的过程.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配,采用分口设计,根据涂抹2%(质量分数)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或109个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以及是否丝线结扎分为4组(n=24),分别为对照组(右上第二磨牙单纯涂抹CMC)、丝线结扎组(围绕左上第二磨牙结扎9-0丝线)、涂菌组(右上第二磨牙单纯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丝线结扎+涂菌组(结扎左上第二磨牙并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测量釉牙骨质界至牙槽骨嵴顶(cementoenamel junction to the alveolar bone crest,CEJ-ABC)的距离,监测牙槽骨的吸收.48只C57BL6小鼠设计和分组同上,牙槽骨骨面的破骨细胞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并计数.36只C57 BL6小鼠随机分配,其中30只小鼠在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结扎9-0丝线,观察3周,有12只小鼠在丝线结扎1周后拆除丝线,继续观察2周,分别在丝线结扎1、2、3周以及丝线拆除1周和2周共5个时间点(n=6)各处死6只小鼠,检测CEJ-ABC距离;未行丝线结扎的小鼠CEJ-ABC距离(n=6)为基线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法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作者:高丽;于晓潜;蔡宇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年 49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5 | 下载:31
作者:
高丽;于晓潜;蔡宇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年 49卷 1期
标签:
牙龈卟啉单胞菌 小鼠 牙周炎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Mice Periodontitis
目的:比较丝线结扎和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小鼠牙周炎模型的牙槽骨骨吸收程度、激活破骨细胞及去除诱因后成骨的过程.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配,采用分口设计,根据涂抹2%(质量分数)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或109个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以及是否丝线结扎分为4组(n=24),分别为对照组(右上第二磨牙单纯涂抹CMC)、丝线结扎组(围绕左上第二磨牙结扎9-0丝线)、涂菌组(右上第二磨牙单纯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丝线结扎+涂菌组(结扎左上第二磨牙并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测量釉牙骨质界至牙槽骨嵴顶(cementoenamel junction to the alveolar bone crest,CEJ-ABC)的距离,监测牙槽骨的吸收.48只C57BL6小鼠设计和分组同上,牙槽骨骨面的破骨细胞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并计数.36只C57 BL6小鼠随机分配,其中30只小鼠在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结扎9-0丝线,观察3周,有12只小鼠在丝线结扎1周后拆除丝线,继续观察2周,分别在丝线结扎1、2、3周以及丝线拆除1周和2周共5个时间点(n=6)各处死6只小鼠,检测CEJ-ABC距离;未行丝线结扎的小鼠CEJ-ABC距离(n=6)为基线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法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