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分析脑动脉夹层致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疑难病会诊中心诊治的6例脑动脉夹层引发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结果 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5~57岁,平均43岁.6例均无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危险因素,3例发病前有明确颈部受外力的诱因.6例首发症状均为头颈部疼痛;5例后循环受累,均有头晕症状.动脉夹层居颈内动脉颈段1例、椎动脉V2段1例、V3段和V4段各2例.2例MRI示椎动脉壁内血肿,1例颈动脉超声见管腔内内膜片.4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示动脉局限性狭窄或闭塞、血栓形成.5例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聚集,1例予以抗凝治疗.2例小脑梗死、1例颈动脉夹层及1例延髓内侧梗死预后较好,无明显后遗症状;2例延髓背外侧梗死患者均遗留偏身感觉障碍.结论 脑动脉夹层所致脑梗死发病年龄较轻,多无常见脑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外力是其发生的重要诱因.缺血性脑卒中伴患侧头颈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早期诊断有助于识别风险,给予合理的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

作者:边洋;韩晓琛;姚生;戚晓昆;邱峰

来源:北京医学 2018 年 40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边洋;韩晓琛;姚生;戚晓昆;邱峰
来源:
北京医学 2018 年 40卷 8期
标签:
脑动脉夹层 缺血性卒中 头晕
目的 分析脑动脉夹层致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疑难病会诊中心诊治的6例脑动脉夹层引发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结果 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5~57岁,平均43岁.6例均无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危险因素,3例发病前有明确颈部受外力的诱因.6例首发症状均为头颈部疼痛;5例后循环受累,均有头晕症状.动脉夹层居颈内动脉颈段1例、椎动脉V2段1例、V3段和V4段各2例.2例MRI示椎动脉壁内血肿,1例颈动脉超声见管腔内内膜片.4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示动脉局限性狭窄或闭塞、血栓形成.5例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聚集,1例予以抗凝治疗.2例小脑梗死、1例颈动脉夹层及1例延髓内侧梗死预后较好,无明显后遗症状;2例延髓背外侧梗死患者均遗留偏身感觉障碍.结论 脑动脉夹层所致脑梗死发病年龄较轻,多无常见脑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外力是其发生的重要诱因.缺血性脑卒中伴患侧头颈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早期诊断有助于识别风险,给予合理的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