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0 | 下载29

目的:了解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随州地区的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进行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进行匿名调查,并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43例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其中106例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诊断标准,阳性率为43.62%,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7.88%和50.45%;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三大特征性症状中,以再体验症状阳性率最高(78.60%),其次为高度警觉症状(64.20%),而回避与情感麻木的阳性率最低(57.20%)。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性高于男性(OR =1.960,95% CI :1.025~3.747),经历过歧视或不公平待遇者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OR =2.967,95% CI :1.498~5.876),而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随紧张恐惧发生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偶尔有:OR =2.074,95% CI :1.008~4.265;经常有:OR =6.690,95% CI :2.708~16.531)。结论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较高,特别是女性、有紧张恐惧情绪以及经历过歧视或不公平待

作者:张璇;王棠;刘漫;陈雪梅;石修业;金晓舟;李十月;燕虹

来源:重庆医学 2016 年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0 | 下载:29
作者:
张璇;王棠;刘漫;陈雪梅;石修业;金晓舟;李十月;燕虹
来源:
重庆医学 2016 年 2期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fluence factor
目的:了解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随州地区的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进行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进行匿名调查,并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43例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其中106例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诊断标准,阳性率为43.62%,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7.88%和50.45%;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三大特征性症状中,以再体验症状阳性率最高(78.60%),其次为高度警觉症状(64.20%),而回避与情感麻木的阳性率最低(57.20%)。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性高于男性(OR =1.960,95% CI :1.025~3.747),经历过歧视或不公平待遇者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OR =2.967,95% CI :1.498~5.876),而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随紧张恐惧发生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偶尔有:OR =2.074,95% CI :1.008~4.265;经常有:OR =6.690,95% CI :2.708~16.531)。结论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较高,特别是女性、有紧张恐惧情绪以及经历过歧视或不公平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