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9 | 下载167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骨科收治的78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抽烟及嗜酒;生化检查:术前白细胞计数、中心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损伤和手术相关的变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医师资历、骨折类型、是否伴有脱位、术后引流以及抗生素的应用.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4.62%(36/780)的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其中表浅感染3.08%(24/780),深部感染1.54%(12/780).最为常见的病原体是多种微生物,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5岁、BMI>28kg/m2、开放性损伤、高能损伤、Ⅱ~Ⅳ级污染切口、经验不丰富的手术医师、慢性心脏疾病、过敏史以及术前中性粒细胞比例>75%.结论 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因素,医师应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作者:付明辉;吴富华;李群;成昌桂;丁祖运;曾四宝

来源:创伤外科杂志 2020 年 22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9 | 下载:167
作者:
付明辉;吴富华;李群;成昌桂;丁祖运;曾四宝
来源:
创伤外科杂志 2020 年 22卷 8期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内固定 切开复位 感染 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骨科收治的78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抽烟及嗜酒;生化检查:术前白细胞计数、中心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损伤和手术相关的变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医师资历、骨折类型、是否伴有脱位、术后引流以及抗生素的应用.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4.62%(36/780)的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其中表浅感染3.08%(24/780),深部感染1.54%(12/780).最为常见的病原体是多种微生物,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5岁、BMI>28kg/m2、开放性损伤、高能损伤、Ⅱ~Ⅳ级污染切口、经验不丰富的手术医师、慢性心脏疾病、过敏史以及术前中性粒细胞比例>75%.结论 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因素,医师应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