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50

目的:探讨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的临床病理学与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对本院6例肝血管肉瘤和5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进行研究,观察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特点.患者年龄6个月至68岁,男∶女为4∶7.结果: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肿瘤呈单个或多结节、直径为3~13.7 cm、常有出血和坏死.6例血管肉瘤的病理学特征表现多样化,呈血管瘤、梭形细胞和上皮样肉瘤形态;5例EHE的病理学特征为具有血管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和(或)胞质内血管腔的上皮样细胞、间质黏液样变到致密纤维化.免疫组化因子Ⅷ和(或)CD34阳性.结论: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极少见,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血管肉瘤为高度恶性,预后差;EHE预后好于血管肉瘤,合理手术预后较好.根据其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可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作者:张树辉;丛文铭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 年 23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50
作者:
张树辉;丛文铭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 年 23卷 7期
标签:
肝肿瘤 肿瘤,血管组织 肿瘤标记,生物学 血管肉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目的:探讨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的临床病理学与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对本院6例肝血管肉瘤和5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进行研究,观察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特点.患者年龄6个月至68岁,男∶女为4∶7.结果: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肿瘤呈单个或多结节、直径为3~13.7 cm、常有出血和坏死.6例血管肉瘤的病理学特征表现多样化,呈血管瘤、梭形细胞和上皮样肉瘤形态;5例EHE的病理学特征为具有血管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和(或)胞质内血管腔的上皮样细胞、间质黏液样变到致密纤维化.免疫组化因子Ⅷ和(或)CD34阳性.结论: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极少见,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血管肉瘤为高度恶性,预后差;EHE预后好于血管肉瘤,合理手术预后较好.根据其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可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