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82 | 下载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脾脏治疗继发性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6只健康杂种狗分为Ⅰ组(对照组,n=4)为对照组、Ⅱ组(脾静脉结扎,n=10)和Ⅲ组(脾静脉结扎+RFA,n=12)为治疗组.Ⅱ、Ⅲ组通过结扎脾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属支引起继发性脾大和脾亢模型,3周末Ⅲ组剖腹行脾脏RFA.RFA后观察动物并发症,行外周血小板计数、CT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全组动物无死亡和并发症.脾静脉结扎后可以成功建立脾肿大和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的脾亢模型.RFA后的脾脏CT病灶呈节段性毁损,包括高密度的坏死区和低密度的梗死区;梗死区在RFA后4~6周内消失.RFA毁损灶包括凝固性坏死和广泛的血栓性梗死灶;梗死灶逐渐吸收、纤维化,坏死灶被包裹;血管闭塞、脾窦消失和组织少血管化等"残脾实性变"改变是残脾缩小和纠正脾亢的重要病理学变化.结论 RFA治疗实验性脾大和脾亢是可行和有效的,具有临床应用前景.脾脏RFA后特殊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改变也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和随访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全达;何振平;马宽生;董家鸿;黄建生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3 年 25卷 1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82 | 下载:0
作者:
刘全达;何振平;马宽生;董家鸿;黄建生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3 年 25卷 14期
标签:
射频消融 脾脏 脾功能亢进 脾肿大 狗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脾脏治疗继发性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6只健康杂种狗分为Ⅰ组(对照组,n=4)为对照组、Ⅱ组(脾静脉结扎,n=10)和Ⅲ组(脾静脉结扎+RFA,n=12)为治疗组.Ⅱ、Ⅲ组通过结扎脾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属支引起继发性脾大和脾亢模型,3周末Ⅲ组剖腹行脾脏RFA.RFA后观察动物并发症,行外周血小板计数、CT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全组动物无死亡和并发症.脾静脉结扎后可以成功建立脾肿大和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的脾亢模型.RFA后的脾脏CT病灶呈节段性毁损,包括高密度的坏死区和低密度的梗死区;梗死区在RFA后4~6周内消失.RFA毁损灶包括凝固性坏死和广泛的血栓性梗死灶;梗死灶逐渐吸收、纤维化,坏死灶被包裹;血管闭塞、脾窦消失和组织少血管化等"残脾实性变"改变是残脾缩小和纠正脾亢的重要病理学变化.结论 RFA治疗实验性脾大和脾亢是可行和有效的,具有临床应用前景.脾脏RFA后特殊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改变也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和随访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