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5 | 下载13

目的观察复杂心脏畸形右室双出口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 1991-12/1997-05我院对23例(男17,女6)右室双出口患者进行根治手术,年龄4 mo~16岁(6.8±3.6)岁. 病理解剖均为两大动脉起于右心室,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无纤维连续性. 其中SDD型18例,SDL型3例,ILL型1例,IDD型1例,室缺位于主动脉下12例,肺动脉下3例,其中Taussig-Bing畸形2例,靠近两大动脉开口5例,远离两大动脉开口3例. 有肺动脉狭窄18例,无肺动脉狭窄伴肺动脉高压5例,合并房缺15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左上腔静脉畸形5例,右室流出道横跨粗大冠状动脉5例,合并肺动脉内折断之右心导管异物1例. 结果手术阻断升主动脉时间为46.8~120.3 (72.4±18.5) min,体外循环时间为71~184.7 (120.2±27.6) min. 术中应用心内隧道16例,心内管道7例建立室缺肺动脉口连续性,应用带瓣管道5例,带单瓣补片7例,单纯补片11例加宽右室流出道. 对Taussig-Bing畸形应用改良Patrick-McGoon心室内调转手术. 全组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为8.7

作者:易定华;刘维永;杨景学;汪钢;张卫达;王红兵

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 年 2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5 | 下载:13
作者:
易定华;刘维永;杨景学;汪钢;张卫达;王红兵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 年 21卷 5期
标签:
右室双出口 外科治疗
目的观察复杂心脏畸形右室双出口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 1991-12/1997-05我院对23例(男17,女6)右室双出口患者进行根治手术,年龄4 mo~16岁(6.8±3.6)岁. 病理解剖均为两大动脉起于右心室,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无纤维连续性. 其中SDD型18例,SDL型3例,ILL型1例,IDD型1例,室缺位于主动脉下12例,肺动脉下3例,其中Taussig-Bing畸形2例,靠近两大动脉开口5例,远离两大动脉开口3例. 有肺动脉狭窄18例,无肺动脉狭窄伴肺动脉高压5例,合并房缺15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左上腔静脉畸形5例,右室流出道横跨粗大冠状动脉5例,合并肺动脉内折断之右心导管异物1例. 结果手术阻断升主动脉时间为46.8~120.3 (72.4±18.5) min,体外循环时间为71~184.7 (120.2±27.6) min. 术中应用心内隧道16例,心内管道7例建立室缺肺动脉口连续性,应用带瓣管道5例,带单瓣补片7例,单纯补片11例加宽右室流出道. 对Taussig-Bing畸形应用改良Patrick-McGoon心室内调转手术. 全组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为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