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30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细菌数和G+/G-比例的影响,为将该技术应用于爆炸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 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两组创面伤后前2 d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创面感染. 伤后3 d,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组采用-15 kPa负压的VAC治疗.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4和19 d取创面活组织,匀浆后将匀浆液倍比稀释,在血琼脂糖平板上37℃孵育24 h,进行细菌计数,并对每份标本的200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计算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结果:治疗前创面中的细菌数高达107,VAC治疗后3 d,治疗组细菌数迅速下降到(1.91±0.245)×105 cfu/g,治疗后6 d降至(0.51±0.120)×105 cfu/g. 对照组创面内的细菌数下降缓慢,在治疗后9 d降至(19.54±3.67)×10 5 cfu/g;治疗后19 d仍高达(3.26±0.83 )×105 cfu/g,治疗后1~19 d,治疗组创面内的细菌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 治疗前两组创面革兰氏阳性(G+)细菌比例在31

作者:李望舟;李金清;李学拥;陈绍宗;李跃军;吕小星

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 年 28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30
作者:
李望舟;李金清;李学拥;陈绍宗;李跃军;吕小星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 年 28卷 4期
标签:
爆震伤 伤口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感染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细菌数和G+/G-比例的影响,为将该技术应用于爆炸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 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两组创面伤后前2 d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创面感染. 伤后3 d,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组采用-15 kPa负压的VAC治疗.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4和19 d取创面活组织,匀浆后将匀浆液倍比稀释,在血琼脂糖平板上37℃孵育24 h,进行细菌计数,并对每份标本的200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计算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结果:治疗前创面中的细菌数高达107,VAC治疗后3 d,治疗组细菌数迅速下降到(1.91±0.245)×105 cfu/g,治疗后6 d降至(0.51±0.120)×105 cfu/g. 对照组创面内的细菌数下降缓慢,在治疗后9 d降至(19.54±3.67)×10 5 cfu/g;治疗后19 d仍高达(3.26±0.83 )×105 cfu/g,治疗后1~19 d,治疗组创面内的细菌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 治疗前两组创面革兰氏阳性(G+)细菌比例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