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4 | 下载794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1例诊断符合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男19例,女12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2.8±1.3)岁,28例既往体健.结果:31例均有咳嗽、咳痰、发热,热峰(39.1±0.4)℃,热程(24.6±10.2)天.血常规:白细胞(2.1~58.7)×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68±0.13),C反应蛋白(127±80.4)mg/L.初次胸片于病程4~12天,其特点为肺内大片致密影,病程第11~25天全部行胸部CT检查,在原大片实变区有大小不一的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右肺受累多见,即坏死性空洞形成,含气/含液空洞,26例伴不等量胸腔积液.随访预后良好,肺内炎性病灶大部分吸收或完全吸收;空洞消失,少数仅有纤维条索影.结论:儿童坏死性肺炎病程和热程长,胸部CT特点为大片实变内多发大小不一空洞、伴胸腔积液.虽然此病预后大多良好,但当患儿出现长程高热、炎性指标明显升高,胸部影像学大片实变影,警惕发展为坏死性肺炎可能.

作者:曾洪武;黄文献;陈杰华;曾伟彬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18 年 33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4 | 下载:794
作者:
曾洪武;黄文献;陈杰华;曾伟彬
来源:
放射学实践 2018 年 33卷 7期
标签:
坏死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儿童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1例诊断符合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男19例,女12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2.8±1.3)岁,28例既往体健.结果:31例均有咳嗽、咳痰、发热,热峰(39.1±0.4)℃,热程(24.6±10.2)天.血常规:白细胞(2.1~58.7)×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68±0.13),C反应蛋白(127±80.4)mg/L.初次胸片于病程4~12天,其特点为肺内大片致密影,病程第11~25天全部行胸部CT检查,在原大片实变区有大小不一的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右肺受累多见,即坏死性空洞形成,含气/含液空洞,26例伴不等量胸腔积液.随访预后良好,肺内炎性病灶大部分吸收或完全吸收;空洞消失,少数仅有纤维条索影.结论:儿童坏死性肺炎病程和热程长,胸部CT特点为大片实变内多发大小不一空洞、伴胸腔积液.虽然此病预后大多良好,但当患儿出现长程高热、炎性指标明显升高,胸部影像学大片实变影,警惕发展为坏死性肺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