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0 | 下载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34例AMI患者分为溶栓再通组、未通组及非溶栓组,测定其溶栓前后的QTd,并与非溶栓组QTd比较.结果 AMI患者溶栓前溶栓组QTd(83.28±11.15)ms,与非溶栓组(84.25±11.23)ms,差异无显著性(P>0.05),溶栓治疗再通后,QTd明显减少.溶栓未通组及非溶栓组(48.43±7.12)ms,(49.11±8.29)ms,显著高于溶栓再通组(39.21±6.23)ms(P<0.05),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猝死组(95.81±9.52)ms的QTd明显长于无VT,VF及非猝死者(75.97±9.33)ms,(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再通后,随心肌缺血改善,QTd明显改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作者:李国强

来源:广东医学 2007 年 2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0 | 下载:8
作者:
李国强
来源:
广东医学 2007 年 28卷 6期
标签:
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 QT间期离散度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34例AMI患者分为溶栓再通组、未通组及非溶栓组,测定其溶栓前后的QTd,并与非溶栓组QTd比较.结果 AMI患者溶栓前溶栓组QTd(83.28±11.15)ms,与非溶栓组(84.25±11.23)ms,差异无显著性(P>0.05),溶栓治疗再通后,QTd明显减少.溶栓未通组及非溶栓组(48.43±7.12)ms,(49.11±8.29)ms,显著高于溶栓再通组(39.21±6.23)ms(P<0.05),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猝死组(95.81±9.52)ms的QTd明显长于无VT,VF及非猝死者(75.97±9.33)ms,(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再通后,随心肌缺血改善,QTd明显改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