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4 | 下载48

目的 研究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行单节段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后,胸1倾斜角(T1 Slope,T1S)与融合器沉降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采用Zero-P置入治疗的4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为33~68岁,平均(45.86±7.95)岁.在病人手术前后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T1S、手术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angle,SA)、颈椎矢状位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手术节段高度(segmental height,S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临床效果.采用统计学分析各矢状位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以及融合器发生沉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随访24~75个月,平均48.3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的T1S、SA角度大小与VAS评分呈负相关,T1S、SA、CL角度大小与NDI呈负相关.融合器沉降的发生与术后NDI呈负相关.发生融合器沉降与未发生沉降病例的CL、T1S、S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术前T1S大小是融合器沉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

作者:解放;凃志鹏;龚克;黄培培;孙畅;胡学昱;罗卓荆

来源:骨科 2018 年 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4 | 下载:48
作者:
解放;凃志鹏;龚克;黄培培;孙畅;胡学昱;罗卓荆
来源:
骨科 2018 年 9卷 3期
标签:
颈前路减压 脊柱融合术 Zero-P椎间融合器 T1倾斜角 融合器沉降 影响因素分析 Anterior decompression Spinal fusion Zero-P T1 Slope Cage subsidence Root cause analysis
目的 研究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行单节段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后,胸1倾斜角(T1 Slope,T1S)与融合器沉降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采用Zero-P置入治疗的4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为33~68岁,平均(45.86±7.95)岁.在病人手术前后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T1S、手术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angle,SA)、颈椎矢状位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手术节段高度(segmental height,S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临床效果.采用统计学分析各矢状位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以及融合器发生沉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随访24~75个月,平均48.3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的T1S、SA角度大小与VAS评分呈负相关,T1S、SA、CL角度大小与NDI呈负相关.融合器沉降的发生与术后NDI呈负相关.发生融合器沉降与未发生沉降病例的CL、T1S、S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术前T1S大小是融合器沉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