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1 | 下载90

目的 分析儿童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HLH)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33例HLH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原因中病毒感染占57.6%,细菌感染占24.2%,病因不明占12.1%,支原体感染占6.1%.主要临床表现以持续发热、肝肿大及贫血最为多见;实验室检查发现所有患儿均出现谷丙转氨酶及血清铁蛋白增高,85%的患儿外周血表现为两系减少,以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降低最为明显.观察治疗第40周时情况,予HLH 2004方案治疗组的患儿,临床有效或缓解8例(53.3%),血浆置换联合HLH-2004方案组的患儿,临床有效或缓解8例(72.7%).发病年龄、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水平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儿的死亡有关.结论 儿童HLH多由感染所致,其中以EB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细菌感染.临床中若患儿有发热、肝肿大、外周血两系减少、谷丙转氨酶及血清铁蛋白增高时需考虑HLH可能.HLH-2004治疗前给予血浆置换可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及缓解率.当HLH患儿的年龄<2岁、血小板计数<30×109/L、谷丙转氨酶>300 μ/L、纤维蛋白原<0.7 g/L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韦海涛;吴悦;马秀琦;汪希珂

来源:贵州医药 2019 年 43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1 | 下载:90
作者:
韦海涛;吴悦;马秀琦;汪希珂
来源:
贵州医药 2019 年 43卷 9期
标签:
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 儿童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治 预后
目的 分析儿童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HLH)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33例HLH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原因中病毒感染占57.6%,细菌感染占24.2%,病因不明占12.1%,支原体感染占6.1%.主要临床表现以持续发热、肝肿大及贫血最为多见;实验室检查发现所有患儿均出现谷丙转氨酶及血清铁蛋白增高,85%的患儿外周血表现为两系减少,以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降低最为明显.观察治疗第40周时情况,予HLH 2004方案治疗组的患儿,临床有效或缓解8例(53.3%),血浆置换联合HLH-2004方案组的患儿,临床有效或缓解8例(72.7%).发病年龄、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水平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儿的死亡有关.结论 儿童HLH多由感染所致,其中以EB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细菌感染.临床中若患儿有发热、肝肿大、外周血两系减少、谷丙转氨酶及血清铁蛋白增高时需考虑HLH可能.HLH-2004治疗前给予血浆置换可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及缓解率.当HLH患儿的年龄<2岁、血小板计数<30×109/L、谷丙转氨酶>300 μ/L、纤维蛋白原<0.7 g/L提示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