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3 | 下载8

非整倍体疾病属于畸变所致染色体数目异常,在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均可出现.此类疾病传统的诊断方法是细胞遗传学分析,但其操作方法复杂,实验周期长,常受分裂相数量、质量、分带技术及个人技能的影响,不利于非整倍体疾病的快速诊断.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如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的PCR、荧光原位杂交、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依赖探针联接的多重扩增技术等新的诊断方法.这些新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实验周期短,有助于非整倍体疾病的快速诊断.

作者:王晓丽;宋力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8 年 35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3 | 下载:8
作者:
王晓丽;宋力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8 年 35卷 3期
标签:
染色体障碍 非整倍性 聚合酶链反应
非整倍体疾病属于畸变所致染色体数目异常,在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均可出现.此类疾病传统的诊断方法是细胞遗传学分析,但其操作方法复杂,实验周期长,常受分裂相数量、质量、分带技术及个人技能的影响,不利于非整倍体疾病的快速诊断.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如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的PCR、荧光原位杂交、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依赖探针联接的多重扩增技术等新的诊断方法.这些新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实验周期短,有助于非整倍体疾病的快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