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0 | 下载96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中应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接受降血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干预组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积极心理干预,3次/w,共10 w.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0w后、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抑郁自评量表( SDS)、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自我照顾活动量表( SDSCA)得分情况,检测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结果 干预组10 w后,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SDS得分和FPG、2 h 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干预组患者干预10 w后,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6个月后SDSCA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患者SDSCA分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干预组SDSCA分数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进行团队心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蓝艳;刘文伟;周向荣;陆丽莹;刘素群;庞涛

来源: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年 38卷 2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0 | 下载:96
作者:
蓝艳;刘文伟;周向荣;陆丽莹;刘素群;庞涛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年 38卷 22期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 积极心理学 Type 2 diabetes Depression Positive psychology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中应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接受降血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干预组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积极心理干预,3次/w,共10 w.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0w后、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抑郁自评量表( SDS)、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自我照顾活动量表( SDSCA)得分情况,检测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结果 干预组10 w后,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SDS得分和FPG、2 h 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干预组患者干预10 w后,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6个月后SDSCA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患者SDSCA分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干预组SDSCA分数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进行团队心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控制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