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6 | 下载48

目的 探讨高浓度PM2.5颗粒暴露建立COPD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PM2.5烟熏3个月组(B组),观察不同时期大鼠肺功能、BALF细胞计数及肺组织病理切片,并与A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大鼠肺顺应性下降,气道阻力增高;BALF中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也较A组增多,B组与A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观察显示,B组上皮细胞出现排列紊乱、部分增生、周围有平滑肌增生及炎细胞浸润,肺泡腔明显扩大、部分肺泡间隔出现断裂、肺泡相融合;B组肺泡破坏指数及平均内衬间隔均较A组明显增加.结论 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颗粒暴露可以成功建立大鼠肺气肿模型.

作者:王光艳;刘菁;刘学东

来源:国际呼吸杂志 2017 年 37卷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6 | 下载:48
作者:
王光艳;刘菁;刘学东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2017 年 37卷 21期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微颗粒物2.5 大鼠模型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mphysema Particulate matter 2.5 Rat Model
目的 探讨高浓度PM2.5颗粒暴露建立COPD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PM2.5烟熏3个月组(B组),观察不同时期大鼠肺功能、BALF细胞计数及肺组织病理切片,并与A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大鼠肺顺应性下降,气道阻力增高;BALF中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也较A组增多,B组与A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观察显示,B组上皮细胞出现排列紊乱、部分增生、周围有平滑肌增生及炎细胞浸润,肺泡腔明显扩大、部分肺泡间隔出现断裂、肺泡相融合;B组肺泡破坏指数及平均内衬间隔均较A组明显增加.结论 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颗粒暴露可以成功建立大鼠肺气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