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0 | 下载32

目的 探究肥胖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肥胖中医体质与肥胖FT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健康人群/肥胖人群样本量分别为48、52例,测量体质量指数(B M I)、采外周血标本,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LDR)检测FTO基因上的3个SNP位点(rs9939609、r s1421085、r s8057044).使用对其中的肥胖人群进行中医学体质分类.对健康人群和肥胖人群的F T O基因SNP位点进行分析,将健康人群/肥胖人群SNP突变结果、肥胖人群不同中医体质SNP突变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2例肥胖组人群中,按照中医体质由多到少依次为:肝郁气滞型、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脾肾两虚型、阴虚内热型,全身脂肪含量(FM)和体脂百分比上,5种体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s9939609中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概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421085中C基因及CC+CT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 s8057044中A基因及A A+A 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421085的CT与CC基因型在脾虚湿阻型中大量分布,概率分别为61.53% 、23.08%.r s8057044的A G与A A基因在脾肾两虚型中大量分布,概率分别为:50% 、50%.r s8057044的A G与A A基因阴虚内热型中大

作者:郑毅;赵友云;汤琪;黄洁;谭婕;李玉波

来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 年 40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0 | 下载:32
作者:
郑毅;赵友云;汤琪;黄洁;谭婕;李玉波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 年 40卷 12期
标签:
肥胖 中医体质 SNP位点
目的 探究肥胖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肥胖中医体质与肥胖FT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健康人群/肥胖人群样本量分别为48、52例,测量体质量指数(B M I)、采外周血标本,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LDR)检测FTO基因上的3个SNP位点(rs9939609、r s1421085、r s8057044).使用对其中的肥胖人群进行中医学体质分类.对健康人群和肥胖人群的F T O基因SNP位点进行分析,将健康人群/肥胖人群SNP突变结果、肥胖人群不同中医体质SNP突变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2例肥胖组人群中,按照中医体质由多到少依次为:肝郁气滞型、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脾肾两虚型、阴虚内热型,全身脂肪含量(FM)和体脂百分比上,5种体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s9939609中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概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421085中C基因及CC+CT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 s8057044中A基因及A A+A 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421085的CT与CC基因型在脾虚湿阻型中大量分布,概率分别为61.53% 、23.08%.r s8057044的A G与A A基因在脾肾两虚型中大量分布,概率分别为:50% 、50%.r s8057044的A G与A A基因阴虚内热型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