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5 | 下载176

目的 探讨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与后循环缺血性头晕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后循环缺血性头晕患者,按是否存在眩晕分为眩晕组和非眩晕性头晕组,并以无头晕患者作为对照组.双侧椎动脉直径相差超过1.0 mm定义为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比较各组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资料和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情况.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后循环缺血性头晕患者117例,眩晕组43例,非眩晕性头晕组74例;100例无头晕患者作为对照组.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组与无头晕组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和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的患者比例以及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并非后循环缺血性头晕(优势比0.26,95%可信区间0.751~2.886;P=0.260)或眩晕(优势比0.506,95%可信区间0.771~6.289;P =0.06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不是后循环缺血性头晕及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是其易感因素之一.

作者:李晓荟;姜树军;刘平;熊斌;刘鹏;岳阳;段博;张燕;边洋

来源: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 年 23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5 | 下载:176
作者:
李晓荟;姜树军;刘平;熊斌;刘鹏;岳阳;段博;张燕;边洋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 年 23卷 7期
标签: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头晕 眩晕 椎动脉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Dizziness Vertigo Vertebral Artery Ultrasonography,Doppler,Color
目的 探讨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与后循环缺血性头晕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后循环缺血性头晕患者,按是否存在眩晕分为眩晕组和非眩晕性头晕组,并以无头晕患者作为对照组.双侧椎动脉直径相差超过1.0 mm定义为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比较各组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资料和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情况.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后循环缺血性头晕患者117例,眩晕组43例,非眩晕性头晕组74例;100例无头晕患者作为对照组.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组与无头晕组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和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的患者比例以及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并非后循环缺血性头晕(优势比0.26,95%可信区间0.751~2.886;P=0.260)或眩晕(优势比0.506,95%可信区间0.771~6.289;P =0.06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不是后循环缺血性头晕及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是其易感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