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169

目的:探讨起源于肾盏及肾乳头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肾髓质癌,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影像、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疗水平和预后。方法:对1例肾髓质癌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好发于伴有镰状红细胞特征(sickle cell trait,SCT)或镰状细胞血红蛋白病(sickle cell disease,SCD)的青少年。与其他肾肿瘤相比影像学上没有明显的特异表现。Cam5.2、CK、Vim和EMA均(+)有助于同肾集合管癌等相鉴别。分子靶向治疗有望成为提高肾髓质癌预后的突破方向。结论:髓质癌是一种罕见的强侵袭性恶性肿瘤,影像学上无特异性,确诊主要靠病理组织学诊断,肾集合管癌等应与其相鉴别。探索该病新的治疗靶点,提高患者预后,但早期诊断和疾病意识增强仍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良荣;李欣遥;吴斌;崔颢;张墨;殷波;白松;李方舟;宋永胜

来源: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 年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169
作者:
张良荣;李欣遥;吴斌;崔颢;张墨;殷波;白松;李方舟;宋永胜
来源: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 年 9期
标签:
肾肿瘤 肾髓质癌 高恶性 预后 renal tumor renal medullary carcinoma highly aggressive prognosis
目的:探讨起源于肾盏及肾乳头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肾髓质癌,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影像、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疗水平和预后。方法:对1例肾髓质癌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好发于伴有镰状红细胞特征(sickle cell trait,SCT)或镰状细胞血红蛋白病(sickle cell disease,SCD)的青少年。与其他肾肿瘤相比影像学上没有明显的特异表现。Cam5.2、CK、Vim和EMA均(+)有助于同肾集合管癌等相鉴别。分子靶向治疗有望成为提高肾髓质癌预后的突破方向。结论:髓质癌是一种罕见的强侵袭性恶性肿瘤,影像学上无特异性,确诊主要靠病理组织学诊断,肾集合管癌等应与其相鉴别。探索该病新的治疗靶点,提高患者预后,但早期诊断和疾病意识增强仍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