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8 | 下载250

骨硬化症(osteopetrosis,OP)又称大理石骨病,是由破骨细胞功能缺失或破骨细胞缺乏引起的一种骨疾病,特点是骨内出现一定范围的骨结节,影像学检查中主要表现骨密度增加。目前为止,认为骨硬化症有3种遗传类型,分别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硬化症最为常见,大致分为3型,Ⅰ型的表现相对温和,主要由 LRP5基因突变引起,Ⅱ型也叫阿耳伯斯·尚堡氏病,是发病率最高的骨硬化症类型,Ⅱ型的表现相对比较极端,从无症状到严重的表型都有过报道, CLCN7基因被认为是导致Ⅱ型的主要致病基因,Ⅲ型没有太多的资料。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骨硬化症也叫婴儿恶性骨硬化病,发病年龄早,易诊断,致死率高;已报道的致病基因约有8种。目前骨硬化症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权中;崔清波;贾学渊;吴杰;孙文靖

来源: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0 年 43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8 | 下载:250
作者:
刘权中;崔清波;贾学渊;吴杰;孙文靖
来源: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0 年 43卷 1期
标签:
骨硬化症 致病基因 临床表现 遗传方式 Osteopetrosis Pathogenic genes Clinical feature Inheritance patterns
骨硬化症(osteopetrosis,OP)又称大理石骨病,是由破骨细胞功能缺失或破骨细胞缺乏引起的一种骨疾病,特点是骨内出现一定范围的骨结节,影像学检查中主要表现骨密度增加。目前为止,认为骨硬化症有3种遗传类型,分别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硬化症最为常见,大致分为3型,Ⅰ型的表现相对温和,主要由 LRP5基因突变引起,Ⅱ型也叫阿耳伯斯·尚堡氏病,是发病率最高的骨硬化症类型,Ⅱ型的表现相对比较极端,从无症状到严重的表型都有过报道, CLCN7基因被认为是导致Ⅱ型的主要致病基因,Ⅲ型没有太多的资料。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骨硬化症也叫婴儿恶性骨硬化病,发病年龄早,易诊断,致死率高;已报道的致病基因约有8种。目前骨硬化症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