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2 | 下载151

目的:对比心肺复苏(CPR)仪与徒手CPR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搏骤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徒手CPR组和CPR仪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ROSC)>24 h及存活情况,分别于CPR前及CPR成功后l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CPR仪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短于徒手CPR组,而ROSC>24 h比例及存活率均高于徒手CPR组(均P<0.05).CPR仪组CPR成功后lh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徒手CPR组(均P<0.05).CPR仪组CPR成功后lh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水平显著低于徒手CPR组(P<0.05).结论:CPR仪较徒手CPR更能提高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同时能减轻患者心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梁昌芬;朱勇德;林保冠;林传钦;符国平;邓托;高健敏;符番杰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 年 34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2 | 下载:151
作者:
梁昌芬;朱勇德;林保冠;林传钦;符国平;邓托;高健敏;符番杰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 年 34卷 2期
标签:
心肺复苏仪 徒手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心脑功能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strument unarm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udden cardiac arrest cardiac and brain function
目的:对比心肺复苏(CPR)仪与徒手CPR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搏骤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徒手CPR组和CPR仪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ROSC)>24 h及存活情况,分别于CPR前及CPR成功后l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CPR仪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短于徒手CPR组,而ROSC>24 h比例及存活率均高于徒手CPR组(均P<0.05).CPR仪组CPR成功后lh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徒手CPR组(均P<0.05).CPR仪组CPR成功后lh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水平显著低于徒手CPR组(P<0.05).结论:CPR仪较徒手CPR更能提高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同时能减轻患者心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有利于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