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1 | 下载8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穴位注射对肿瘤化学治疗所致的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进行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两组分别有消化道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各10例.化疗24小时后应用rhG-CSF 150μg,连用5天;穴位注射组采用穴位注射,皮下注射组采用皮下注射.观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数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1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因故出组,其余59例在rhG-CSF的剂量为150μg时,穴位注射组与皮下注射组比较,ANC最低值、ANC减少的持续时间、ANC减少程度和ANC平均值变化曲线均无明显差异.但在各种不良反应方面亦基本相似.结论 rhG-CSF剂量为150μg/ 天时,穴位注射并不比皮下注射在对抗骨髓抑制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黄剑锋;湛永滋;王湘萍;李冬云

来源:广西医学 2004 年 26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1 | 下载:8
作者:
黄剑锋;湛永滋;王湘萍;李冬云
来源:
广西医学 2004 年 26卷 12期
标签:
穴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 化学治疗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穴位注射对肿瘤化学治疗所致的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进行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两组分别有消化道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各10例.化疗24小时后应用rhG-CSF 150μg,连用5天;穴位注射组采用穴位注射,皮下注射组采用皮下注射.观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数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1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因故出组,其余59例在rhG-CSF的剂量为150μg时,穴位注射组与皮下注射组比较,ANC最低值、ANC减少的持续时间、ANC减少程度和ANC平均值变化曲线均无明显差异.但在各种不良反应方面亦基本相似.结论 rhG-CSF剂量为150μg/ 天时,穴位注射并不比皮下注射在对抗骨髓抑制方面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