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4 | 下载1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干扰素β(IFN-β)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宿主免疫清除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健康对照48例,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法从外周血获得纯化的CD14+单核细胞,并用hGM-CSF、hIL-4诱导单核细胞成为未成熟的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加入polyI:C(25 μg/ml)刺激后获得成熟的mDC,在刺激后0 h、12 h、24 h、48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86、HLA DR、CDl a,real-time PCR检测IFN-β的表达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mDC细胞上清液中1FN-β、II-12、IL-10的浓度变化.结果 两组mDC上0 h IFN-βmRNA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IFN-β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mDC在1 2 h IFN-β mRNA表达水平及IFN-p浓度与0 h相比显著升高(P<0.05),较患者组0 h、12 h、24 h、48 h IFN-β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患者组mDC刺激后12 h、24 h和48 h IFN-β mRNA及IFN-β表达水平与0 h相比无显著变化.与0 h比较,健康对照组12 h、24 h、48 h CD86表达水平较患者组显著上升(P<0.05).两组之间CD1a、HLA-D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IL=10及IL-12 0 h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IL-10表达24 h及48 h与0 h相比明显上升(P

作者:安宝燕;谢青;贾妮娜;沈怀诚;王晖;郭斯敏;俞红;郭清

来源:肝脏 2008 年 13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4 | 下载:16
作者:
安宝燕;谢青;贾妮娜;沈怀诚;王晖;郭斯敏;俞红;郭清
来源:
肝脏 2008 年 13卷 6期
标签:
干扰素β 树突状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干扰素β(IFN-β)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宿主免疫清除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健康对照48例,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法从外周血获得纯化的CD14+单核细胞,并用hGM-CSF、hIL-4诱导单核细胞成为未成熟的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加入polyI:C(25 μg/ml)刺激后获得成熟的mDC,在刺激后0 h、12 h、24 h、48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86、HLA DR、CDl a,real-time PCR检测IFN-β的表达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mDC细胞上清液中1FN-β、II-12、IL-10的浓度变化.结果 两组mDC上0 h IFN-βmRNA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IFN-β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mDC在1 2 h IFN-β mRNA表达水平及IFN-p浓度与0 h相比显著升高(P<0.05),较患者组0 h、12 h、24 h、48 h IFN-β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患者组mDC刺激后12 h、24 h和48 h IFN-β mRNA及IFN-β表达水平与0 h相比无显著变化.与0 h比较,健康对照组12 h、24 h、48 h CD86表达水平较患者组显著上升(P<0.05).两组之间CD1a、HLA-D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IL=10及IL-12 0 h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IL-10表达24 h及48 h与0 h相比明显上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