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考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释放膜微囊的相对理想条件。方法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5代后,再以血清和低氧为交互培养条件,分别进行有血清-常氧(Norm)、无血清-常氧(SF)、有血清-低氧(Hypo)及无血清-低氧(Hypo-SF)四种不同条件下的72 h培养,最后收集膜微囊进行观察鉴定,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膜微囊表面分子表达及蛋白定量。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样本照相均有观察到膜状结构,且其中心呈低密度区,多数膜结构直径不超过100 nm,部分发生聚集,整体形态学特征符合膜微囊特点;流式细胞术分析膜微囊的表面标记与来源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相似,二者均表达CD29、CD44、CD73及CD105,对CD31及CD45不表达,提示该膜微囊为来源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收获细胞数分别为Norm培养:(1.63±0.28)×108个,SF培养:(0.72±0.25)×108个,Hypo培养:(2.32±0.34)×108个,Hypo-SF培养:(1.48±0.33)×108个,Hypo培养显著高于Norm、SF、Hypo-SF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7、6.925、4.216,P<0.05),Hypo-SF显著高于SF培养(t=2.9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rm培养与Hypo-SF培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7,P>0.05)。膜微囊蛋白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Hypo

作者:金鑫;吴波;毕晓云;陈晶砺;卢怀笋;钟转弟;温丽娟

来源:海南医学 2016 年 27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1
作者:
金鑫;吴波;毕晓云;陈晶砺;卢怀笋;钟转弟;温丽娟
来源:
海南医学 2016 年 27卷 12期
标签: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膜微囊 释放 条件 体外实验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hUC-MSC) Microvesicles (MV) Release Con-ditions In vitro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考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释放膜微囊的相对理想条件。方法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5代后,再以血清和低氧为交互培养条件,分别进行有血清-常氧(Norm)、无血清-常氧(SF)、有血清-低氧(Hypo)及无血清-低氧(Hypo-SF)四种不同条件下的72 h培养,最后收集膜微囊进行观察鉴定,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膜微囊表面分子表达及蛋白定量。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样本照相均有观察到膜状结构,且其中心呈低密度区,多数膜结构直径不超过100 nm,部分发生聚集,整体形态学特征符合膜微囊特点;流式细胞术分析膜微囊的表面标记与来源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相似,二者均表达CD29、CD44、CD73及CD105,对CD31及CD45不表达,提示该膜微囊为来源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收获细胞数分别为Norm培养:(1.63±0.28)×108个,SF培养:(0.72±0.25)×108个,Hypo培养:(2.32±0.34)×108个,Hypo-SF培养:(1.48±0.33)×108个,Hypo培养显著高于Norm、SF、Hypo-SF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7、6.925、4.216,P<0.05),Hypo-SF显著高于SF培养(t=2.9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rm培养与Hypo-SF培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7,P>0.05)。膜微囊蛋白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Hy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