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9 | 下载29

目的:探讨定量CT检测参数对骨折愈合评估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骨科住院四肢骨折患者53例.所有病例于骨折后第2、6、12周进行X线片和定量CT检测,根据模体计算骨折处的骨密度(BMD)值、横截面积力学强度指数(BSICSA)和截面惯性矩力学强度指数(BSICSMI),对照骨折愈合组和不愈合组两组BMD、BSICSA和BSICSMI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X相片显示愈合组与不愈合组在第2周骨折端均未发现变化,第6周愈合组骨折端骨痂较多骨折线清晰,与不愈合组区别不明显,第12周愈合组骨痂明显减少,骨折线模糊或消失,而不愈合组骨折端萎缩、原有骨痂消失、骨折线扩大或进一步明显.定量CT检测结果显示愈合组和不愈合组BMD、BSICSA和BSICSMI参数在第2周时已经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愈合组随着时间的进展其数值在第6周达到高峰,第12周时出现减低但仍然高于不愈合组(P<0.05),不愈合组其评分在第6周也会相应地升高,但第12周与第6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量CT检测的BMD、BSICSA和BSICSMI可以作为临床上骨折愈合评估的参数,与传统的X线相比具有更灵敏的检测效能.

作者:袁登翔

来源:河北医学 2013 年 19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9 | 下载:29
作者:
袁登翔
来源:
河北医学 2013 年 19卷 12期
标签:
定量CT 骨折愈合 预后评估 Quantitative CT Fracture healing Prognostic evaluation
目的:探讨定量CT检测参数对骨折愈合评估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骨科住院四肢骨折患者53例.所有病例于骨折后第2、6、12周进行X线片和定量CT检测,根据模体计算骨折处的骨密度(BMD)值、横截面积力学强度指数(BSICSA)和截面惯性矩力学强度指数(BSICSMI),对照骨折愈合组和不愈合组两组BMD、BSICSA和BSICSMI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X相片显示愈合组与不愈合组在第2周骨折端均未发现变化,第6周愈合组骨折端骨痂较多骨折线清晰,与不愈合组区别不明显,第12周愈合组骨痂明显减少,骨折线模糊或消失,而不愈合组骨折端萎缩、原有骨痂消失、骨折线扩大或进一步明显.定量CT检测结果显示愈合组和不愈合组BMD、BSICSA和BSICSMI参数在第2周时已经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愈合组随着时间的进展其数值在第6周达到高峰,第12周时出现减低但仍然高于不愈合组(P<0.05),不愈合组其评分在第6周也会相应地升高,但第12周与第6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量CT检测的BMD、BSICSA和BSICSMI可以作为临床上骨折愈合评估的参数,与传统的X线相比具有更灵敏的检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