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3 | 下载84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研究使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时,心肌标志物在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程度.方法 随机选取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30例,动态监测cTnI、H-FABP的变化.结果 30例先心病患儿血清H-FABP、cTnI术前浓度分别为(1.28±0.19)、(0.020±0.003)ng/ml,术后5~15 min分别为:(8.51±1.82)、(0.46±0.18)ng/ml,术后4 h为:(2.31±0.58)、(0.66±0.15) ng/ml,24 h明显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先心病介入治疗存在心肌微小损伤;H-FABP较cTnI有更早的峰值浓度出现,是早期判断心肌损伤的良好指标;测量cTnI、H-FABP可为临床防治术后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闫国超;武艳;邵云;戚国庆;李玉秀;卢洁

来源:河北医药 2007 年 29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3 | 下载:84
作者:
闫国超;武艳;邵云;戚国庆;李玉秀;卢洁
来源:
河北医药 2007 年 29卷 10期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心导管介入治疗术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I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研究使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时,心肌标志物在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程度.方法 随机选取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30例,动态监测cTnI、H-FABP的变化.结果 30例先心病患儿血清H-FABP、cTnI术前浓度分别为(1.28±0.19)、(0.020±0.003)ng/ml,术后5~15 min分别为:(8.51±1.82)、(0.46±0.18)ng/ml,术后4 h为:(2.31±0.58)、(0.66±0.15) ng/ml,24 h明显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先心病介入治疗存在心肌微小损伤;H-FABP较cTnI有更早的峰值浓度出现,是早期判断心肌损伤的良好指标;测量cTnI、H-FABP可为临床防治术后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