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1 | 下载0

目的:归纳杏仁减毒配伍规律,为杏仁的安全、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发掘潜在的药对组合,促进杏仁的开发利用.方法:检索2012-2018年中国知网中关于组方中含有杏仁或苦杏仁的临床研究文献,纳入141篇文献,筛选出152首方剂.运用Excel 2013、Clementine 12.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为统计工具,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统计处理及关联规则及因子分析.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核心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及高频药物因子分析等方面的特点.结果:152首方剂中,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前3位中药分别是杏仁(152次,100%),甘草(107次,70.4%),麻黄(78次,51.3%).频率≥20次的中药药味统计结果为辛(11次,52.4%)、苦(11次,52.4%)、甘(7次,33.3%).药性主要集中在温(10次,47.6%).药物归经以归肺经(19次,90.5%)、脾经(10次,47.6%)、胃经(7次,33.3%)等为主.对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计得到含杏仁核心药对组合20个.因子分析中提取8个公因子.结论:杏仁为止咳平喘要药,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效,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常与甘草、麻黄、黄芩等配伍使用.

作者:武晏屹;苗明三

来源:中医学报 2020 年 35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1 | 下载:0
作者:
武晏屹;苗明三
来源:
中医学报 2020 年 35卷 7期
标签:
杏仁 配伍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因子分析
目的:归纳杏仁减毒配伍规律,为杏仁的安全、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发掘潜在的药对组合,促进杏仁的开发利用.方法:检索2012-2018年中国知网中关于组方中含有杏仁或苦杏仁的临床研究文献,纳入141篇文献,筛选出152首方剂.运用Excel 2013、Clementine 12.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为统计工具,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统计处理及关联规则及因子分析.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核心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及高频药物因子分析等方面的特点.结果:152首方剂中,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前3位中药分别是杏仁(152次,100%),甘草(107次,70.4%),麻黄(78次,51.3%).频率≥20次的中药药味统计结果为辛(11次,52.4%)、苦(11次,52.4%)、甘(7次,33.3%).药性主要集中在温(10次,47.6%).药物归经以归肺经(19次,90.5%)、脾经(10次,47.6%)、胃经(7次,33.3%)等为主.对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计得到含杏仁核心药对组合20个.因子分析中提取8个公因子.结论:杏仁为止咳平喘要药,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效,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常与甘草、麻黄、黄芩等配伍使用.